撰文:激活英文小學羅煦鈞校長
冬季奧運剛剛完結,大家有沒有看冰壺比賽呢? 其實冰壺比賽就如我們培育孩子一樣,我們當然想「石壺」走得更遠,但也不能總強求「石壺」向前進,只能當中不斷努力, 陪著孩子走更遠的路。冰壺是一項相對冷門的運動,維基百科這樣介紹的:「冰壺(Curling)又稱為「冰上溜石」,有時也稱為「冰球」,但容易與冰上曲棍球混淆。進行冰壺比賽時,一名運動員會小心地將「石壺」在冰面上向前推,撞向對方的「石壺」。但要一下子便準確地將對方的「石壺」撞開,而自己的留在正確的位置並不容易,過程需要兩名隊友的配合。這些隊友會拿著長刷子,在滑動的「石壺」附近用力地刷,使部分冰面變得更滑,使「石壺」滑得更遠,同時這亦可以影響「石壺」滑行的軌跡,引導「石壺」到達目標。過程中,當然不可以直接用那些長刷子去撥動「石壺」。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對孩子總有某些期望,在心目中有我們希望孩子達到某些目標。雖然說讓孩子自由發展不是絕對的,但孩子成長的速度和軌跡有一定規律,我們要協助他們順利成長和要讓他們有最大的發展,便不能違反這些規律。例如學寫字時要配合o他們小肌肉的發展,學語文適宜由聽和講開始,然後才是閱讀和寫作。我們教導小朋友,就像選手在冰壺行進中不斷努力,但又不能勉強冰壺前進的速度和方向。當然,我們培育孩子的目標,可能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達到,而人也比「石壺」複雜,影響小朋友成長的因素也更多,所以我們也要比冰壺運動的選手看得更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著他們走的路也更長。
筆者將冰壺運動與教導小朋友聯想起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就像那些用刷子令「石壺」到達目標的運動員一樣,心中既有目標,又不能強求「石壺」的前進。另一方面,運動員的著緊和忙碌,不也像我們家長和老師一樣嗎?還有,運動員放手讓「石壺」前行時,那帶著擔心和期待的眼神,太像小朋友參加入學面試時,我們所見到家長的眼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