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園地

分類
家長園地

芬蘭學生從「廚房教室」學習家庭經濟課

撰文:財商教育協會課程及培訓總監關顯彬先生

烹飪、家事、理財,你敢讓孩子上這樣的課嗎?學煮飯? 學做家事? 學經濟理財? 究竟這是甚麼課程? 原來這是芬蘭教育高小至初中開始「家庭經濟課」的三大主題了,當中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芬蘭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堅持讓學生在體驗式場景中學習抽象的理論概念,讓學生真正從「做中學」。 這對香港的家長和學生有甚什麼重要的啟示 ?

其實這門課跟經濟學沒有直接關係,它本來是一門生活教育課,目的是讓孩子從中掌握做飯、做家事、家庭理財這三方面日常生活技能,學好這些技能,一方面讓自己學會獨立生活,另一方面能夠使環境永續化。

第一項技能先是「學煮飯」,分烹調和烘焙兩類。 學生不僅要學習食物烹飪、烘焙的知識和技能,如準備食材、讀懂食譜、識別食物的營養成分、使用烤箱做飯等;還要學習飲食文化,如食品安全、食物鏈、飲食文化與宗教等 ;以及如何正確地擺放餐具、餐巾紙和杯子等。 在實務操作中,逐漸學習食物知識和飲食文化。 沒想到,做這件小事,竟成了芬蘭人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像的場地。

為了提供學生學習的真實環境,每所學校都設有「廚房教室」。 早上的第一、二節學生不是上學術理論課,卻先做菜。 課堂做的飯菜,就是做自己當天要吃的午餐,很有趣。

第二項生活技能則是「做家事」。 家庭經濟學課可不只是教會小孩做家務,更是透過家務讓學生養成永續的生活習慣。 在這門課的薰陶下,孩子養成了及時清理廚具的習慣,會自己用洗碗機洗刷一家人的餐具,還知道怎樣手洗餐具最節約用水;也具備了環保意識,懂得珍惜食物、垃圾 分類;同時,也能讀懂衣服上面的洗滌說明,更有效的使用洗衣機。

第三項生活技能則是「做家庭理財」。 那項技能可謂用意深遠:透過這些深度參與的家務活動,讓孩子全面了解家庭消費的結構,如何用有限的錢,規劃、分配、安排家庭生活,讓孩子從小具有消費意識和理財能力,從而培養 孩子財商智慧。

原來芬蘭家長每個月都會給孩子「生活費」,有的家庭是每週分發。 如果他們照顧好弟弟妹妹,或主動在家做清潔,還能賺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