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分類
家長園地

我所做的,全因「愛」我的孩子

撰文:教育專家校張作芳

記得某星期天,我和家人到公園遊玩,當中所見一件事,值得借此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

還記得那天,我遠處看見一群人在公園內爭吵,其中一位女士的聲音特別嘹亮,這不禁引起我的注意。好奇心驅使下,我走近他們看過究竟。原來有位小朋友在公園內以雀粟餵飼雀鳥,然後引來了一大群鳥兒在草地上覓食,公園管理員見狀便上前阻止,卻令那位小孩的媽媽感到十分不滿。我聽到那位家長說:「為何不許我在這兒餵飼雀鳥呢?我有餵飼雀鳥的自由啊!」管理員善意地解釋這樣會影響公共衛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連公園裡的一些遊人也加入討論。可能爭拗過於激烈,把小孩子嚇得哭了起來,最後媽媽拋下一句:「只是給小朋友在公園餵一會兒吧了,為甚麼不可以?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太蠻不講理了。」跟着便悻悻然帶孩子離去。

我相信這媽媽的反應是出於愛的表現,或許這位家長不欲看見孩子失望的表情,所以便和管理員理論,試圖讓她的小孩可繼續餵飼雀鳥。這媽媽所做的單從兒子的角度出發,以孩子喜悅為大前提,但卻忽略對其他遊人產生的負面影響。再舉另一例子,有些家長很喜歡讓小朋友站在地鐵的座位上,特別是當車廂駛經可以看到街景的路段時,讓他們可沿途欣賞風景。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讓孩子站在座位上看風景,一方面小朋友高興,另一方面可讓孩子從窗外探索世界,一舉兩得。但家長可有想過,這樣會弄髒座位呢?下一位乘坐該位置的乘客也許會因而弄髒衣服呢!這種一切只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但忽略了別人感受的愛是感性的,是盲目的。長遠來說,對孩子的成長更有負面的影響。中國人以「溺愛」形容過度愛護孩子的父母,「溺愛」結果是怎樣?就是把孩子「淹死」了。

要知道,孩子有很高的模仿能力,而父母更是他們主要模仿的對象。有時聽人說,某某小孩與他的父母很相像,這未必是長相上的相像,而是他的言行舉止很像他的父母。如果父母所做的事全不理會別人的感受,在耳濡目染下,日後小孩子凡事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為他人著想,結果成為別人眼中的「小霸王」。試問這樣別人又怎喜歡和他做朋友呢?對子女的愛應是理性的,在愛他們的同時,也要及時糾正他們所犯的過失。以上述的事情為例,假如小孩子要求站在地鐵的座位上欣賞風景,家長要如實告訴他們,這會弄污座位,讓他們明白凡事也應顧及別人的感受,教導他們如何在群體中與他人相處。

「父母愛子,無微不至。」人們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但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無條件地滿足子女的慾望,也要在他們有過失時要即時給予指正。這種對子女的愛須是理性的,「關懷」子女並不只在物質上滿足他們,而是讓他們在身心各方面皆得到健康的發展,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做事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同時,成年人也應以身作則,作孩子的楷模。我相信,孩子們在父母理性的愛成長下,將會是一位品格健全的人。

快樂其實很簡單 享受親子時光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李慧芝

人人都希望得到快樂,父母當然不例外。很多時候,父母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當下的需要和快樂,希望能換取子女日後的「幸福生活」。

大部分父母都明白,孩子將來的「幸福」當然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然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今天的不努力,必然會導致明日的失敗。加上社會氛圍都鼓吹「有做好過無做,做多好過做少」,甚至認為不做就是懶惰和被動等,結果令所有父母和兒童愈做愈多,也漸漸迷失了方向。

在網絡討論區中,筆者經常看到一些父母一邊批評社會及教育制度過分催谷兒童,扼殺他們的成長空間;但另一邊又無奈地每天督促著子女做各種各樣的練習,其無助和無力感顯而易見。父母所面對的矛盾和兩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些恐懼和焦慮,都會令父母容易錯過孩子給我們的啟示。

嬰兒呱呱落地,每天過著最簡單、直接和自然的生活。他們餓了便吃,吃飽便睡,睡醒就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以及接觸身邊的人。開心的時候開懷大笑,傷心時就放聲大哭。孩子告訴我們,其實人的需要很簡單,只要能夠滿足這些需要,就會過得快樂。只是成年人的世界愈來愈複雜,人的慾望也愈來愈多,為了滿足那些慾望,成年人就連自己的需要都忘記了,因此變得愈來愈不快樂。最諷刺的是,我們還自以為懂得「幸福生活」的竅門,教導孩子怎樣得到快樂。

現今的社會充斥著成年人的焦慮和不安,人們都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擔心安穩的生活受威脅。而作為父母的,就更憂慮孩子日後的生活。其實,孩子最懂得快樂的道理,因為他們本來就活得自然自在,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父母希望孩子能盡早適應現實世界那被扭曲了的遊戲規則,不知不覺地被磨滅了他們本來的自然和童真。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假如父母能靜心觀察他們的生活,保持耐心,放慢腳步,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片刻,你或許會重新領悟到,快樂不在將來,而是在當下。

叻仔不難得好媽實難求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筆者曾經聽過兩位媽媽的對話,不知讀者有沒有同感,其中一位說:「你運氣真好!生了個乖寶寶,我卻沒那樣幸運……」有些媽媽或會認為,孩子好與壞,絕大部分與先天有關。事實上,孩子的後天培養亦十分重要,媽媽是否能掌握管教技巧和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均能為孩子帶來很大影響。

當媽媽要指責或教導孩子時,必須先問問自己,是否清楚問題背後的原因。自己會否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又或能否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並非將所有問題歸因於「好命」與「不好命」上。常言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很多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龍成鳳,其實要令一般子女成材並不困難,特別現今社會提倡多元化發展,孩子能夠發揮的空間無疑也較大。過往社會崇尚醫生、律師等「尊貴」職業,但隨著社會轉型,社會同樣對於在設計和藝術等範疇中有出色表現的人予以欣賞。最重要的是,作為媽媽的有否把握機會,細心發掘孩子的優點。

但是,好的子女也需要好的父母去培育。雖然現今是男女平等的年代,但媽媽在親子的地位上仍是非常重要。若媽媽希望自己懂得教好孩子,就必須多花一些時間參加有關的親子課程,聽取不同專家的意見,如教育心理學家、社工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學習分析孩子的情況,並給予孩子最適當的教育方法及幫助。另外,家長也可參加一些家長互助小組,或把握機會與其他家長保持聯絡,互相交流和觀摩,分享教育子女的心得及方法,對媽媽如何教導子女將有莫大的幫助。

所以,若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媽媽自己先要以身作則,努力做好自己應當做的事,積極學習管教孩子的技巧。請緊記:孩子到來不是要向你「報仇」,而是來向你「報恩」。在學習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媽媽能夠學到,可能比教導孩子的還要多。因為在教育孩子的知識及學問的同時,自己於知識上也有得益。另外,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對於媽媽來說,也是耐性及內涵的考驗,增加人生的歷練及對生命的體會。

於文章的開首的點題是「好孩子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最後筆者亦以一句話作總結:「好的媽媽也不是天生的」。

升幼問題 專家話你知

資料來源:升學專家梁永樂及趙榮德

問:小女正在讀K2,想幫她報考私校,現在開始補習及學習中提琴,請問機會渺茫嗎?報甚麼興趣班或學術班才可以增加競爭力?

趙:我覺得如果選興趣班,就要考慮學校需要哪一類型的活動才參加。例如我覺得一般學校有管弦樂隊、舞蹈班或歌唱班,如果小朋友是學習中提琴,那她的機會似乎不是很大,因為中提琴的需要不多。如果學習小提琴,因為管弦樂隊是需要很多小提琴手的,所以學習小提琴就會好一點,或是學習跳舞、唱歌,這些興趣班都應該有用。

梁:我的意見就比較簡單點,有些家長就追求學習冷門一點的樂器,以為學校會較喜歡,例如學習豎琴或非洲鼓。但我覺得純粹要考慮小朋友的興趣多點 ,如果在面試過程中,看到小朋友對於那個樂器或音樂有熱誠,這樣子才會加分。至於她學習甚麼樂器,不管是熱門還是冷門,我覺得這個影響反而是輕微的,最重要是讓學校看到小朋友對音樂的熱情。

問:小朋友即將升幼稚圖,但他比較細膽,怕他面試不敢說話,如何是好?

趙:那就大件事了,如果不說話就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這個是很可惜的。我也想過一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當平時家長幫小朋友練習面試的時候,即是模擬面試時把過程錄下來,然後在必要的時候,例如小朋友突然啞口無言或面試不出聲時,再用這個片段跟學校老師說:「老師,你可以看一下這個片段嗎?其實小朋友平時有說話的。」然後播放影片給老師看。如果老師有惻隱之心的話,相信老師也會看一下。老師一看,小朋友也有興趣看,便會容易開聲說話。

梁:這個也是好辦法,但是先決條件是家長需要準備充足。我覺得最基本是平時孩子說話的時候,盡量引起他的話題及興趣,讓孩子對著陌生人說話時都會比較自然一點。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小朋友不說話,家長也不要替孩子搶答。因為當你搶答,其實是害了小朋友,即等於作弊。

問:其實不報讀PN班會有問題嗎?因為學費都頗貴,身邊朋友又指小朋友請病假的日子比上學更多。

梁:這難以一概而論。其實如果家庭環境許可,有人照顧他的,不上PN班問題亦不大。不過有些家長會擔心不讀PN班便難以升讀K班,這個又是另一個擔心,所以要看看個別情況。

趙: 其實是的,家長很擔心個個也讀PN班而我的子女不讀,自己的孩子日後就不夠別的孩子競爭 ,這樣是很擔憂的。而我是考慮PN班學些甚麼呢?PN班不外乎學以下那幾樣東西,學習認知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及溝通能力。只要家長能教導孩子這四樣事情,例如認知能力能教導子女認字、溝通能力教導子女說話、社交能力讓子女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及自理能力教導子女怎樣穿衣服及收拾東西。只要家長能教會孩子這四樣事情,其實也不必讀PN班。

問:我的女兒在1月中出世,是個尷尬月份,應報考N班做細B,還是做超大B?

趙:我是很喜歡當「大B」的,當「大B」有很多好處。第一較強壯,將來有機會當領袖及班長。如果你當「細B」,將來會被別人摸頭,小朋友經常做弟弟不是太開心的。第二是你當「大B」,經驗會較多,你比其他小朋友大幾個月,經驗會較多,讀書也會較易吸收。當「大B」 自理能力也會較強,溝通及社交能力也會較強,很多方面也有得益。

梁:小朋友差幾個月大可能已經相差很遠,當「大B」入學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還有另一個當「細B」的壞處,就很可能小朋友跟不上,有機會留班。如果要面對留班的話,小朋友很清楚是不是自己跟不上,是不是自己不及別人,影響自信心便很難救回。

放鬆面對評估全人教育更重要

撰文:教育專家羅煦鈞

筆者還記得有一句有關討論教育的說話:「個個有經驗,人人有話說。」隨著教育的普及,現時幼稚園生和小學生的家長,普遍都應該有 9 年或以上受教育的經驗吧?他們往往對青少年讀書時期的甜酸苦辣印象深刻,當碰到教育的問題時,多少都會有些話要說。

筆者相信經驗是重要的,但隨著社會不斷轉變,一些經驗也有需要重新審視,看看現今是否仍然適用。例如隨著教育普及,教育重點由偏重智育變得重視全人發展、由知識傳遞移至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測驗考試等評估措施的作用,在近年開始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除了在升中和入讀大學等某些環節中,考試還能發揮一定的篩選作用之外,由幼稚園至大學長達 20 年的學校教育過程中,各類評估的主要作用都應該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有人把評估比作驗身,因為驗身可以了解健康狀況,學校的評估可以知道學習情況。這個比喻很好,如果我們想身體健康,你認為我們應該多進行驗身,還是要多做運動、注意飲食健康和有充足的休息呢?大家可以想想,有沒有為默書、測驗和考試花上太多時間和精神呢?假如以驗身作比較,大家還可以思考一下,吃了退燒藥後再量體溫,吃了降血壓藥後再量血壓,這樣可以反映你真實的健康狀況嗎?如果不能夠反映真實的情況,那麼以密集的操練應付評估又有甚麼意義呢?

當談論教育的時候,大家會認同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和全人發展等理念,但考試往往只偏重於智育,TSA更只集中在中、英和數。筆者同意智育和中、英、數的重要性,而且對這些項目的學習進行評估也是有用的,但我們必須考慮是否不適當地過分重視,以至偏離了五育並重和全人發展等理念。

測驗考試都有其局限性,例如學習中文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要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但測驗考試往往不會對這方面進行評估,事實上,興趣亦難以測驗考試作評估。而且,測驗考試難免未能全面覆蓋整個課程的重點,難評估的方面便不作評估,在不同科目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例子。大家重視的品德價值、身心健康、待人接物和創意思維等,考試有考嗎?

筆者很欣賞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但大家要注意測驗考試只是整個教育的一個環節,而且往往偏重智育,又局限於方便出試題的內容。只要明白這點,大家即使仍會努力為孩子準備測驗考試,但也許會更願意關注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更關注孩子全人教育的需要。

孩子在家裡和學校兩個樣?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主席司徒永富博士

有教師問筆者:「不少家長都問我有關升學、管教孩子的意見,其實我初出茅廬,人生經驗尚淺,要面對複雜的政策、養兒育女問題,常感到力不從心,應如何是好呢? 」
在每個學期,學校總安排一至兩次的機會,讓家長與老師見面,討論小朋友在學校的表現。筆者身為父親,一定爭取與太太一同出席,而每次短聚後,兒子總愛追問和想知道我們與老師討論了甚麼有關他的事情。最近一次,老師提及兒子在校還是比較安靜,不太主動,總喜歡扮演「觀察者」(Observer)的角色,太太急不及待地說他在家裡卻完全不同,非常活躍和「意見多多」。老師的反應並不驚訝,只是不斷地微笑,似乎非常接納小朋友在家一個模樣,在校又有另一個模樣。

太太當然用期待的眼神望向老師,渴望能為她指點迷津,應怎樣才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環境中變得主動。還好,筆者說了幾句「公道」說話,憶述去年兒子入學時處處害怕,經常成「獨行俠」。過去一年晚上,與兒子的禱告總離不開去求天父讓他勇敢一點,而今年已經進步多了。回家途中,筆者亦不忘提醒太太,在很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和良方妙藥,而且老師又比我們年青,亦未曾為人父母,但卻有處理不同小朋友的經驗。所以,家長和老師在小朋友成長路上多點交流,才是最重要。 

還原真我

最近,有家長問筆者:孩子在學校十分乖巧,是個彬彬有禮的模範生,但在家裡卻經常發脾氣,為甚麼他會「人前人後兩個樣」?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筆者的兒子在小一的上學期,曾連續兩星期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例如他心愛的「軍曹」手錶不翼而飛、書本被發現掉在清潔箱、習作簿被塗鴉及撕破。筆者和太太除了難以接受上述事件,仍想解開內心的迷團:究竟這些事情是誰做的?

太太在星期一的早上,特意到學校找老師討論事件,然而臨出門口前,筆者非常堅定地向太太說:「無論塗鴉、撕破或把書本當垃圾遺棄,我肯定這些事情一定不會是兒子作的。」太太問:「為甚麼你那麼肯定?」我的答案是:「因為兒子是我生的,我伴著他成長,我對他的性情暸如指掌。」最後發現,原來是他鄰近的同學作的。自那天起,筆者發現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行為起了「微妙」的變化 - 孩子似乎學懂學校是一個社群:書本「過了界」會令鄰座同學不高興、而老師在學校有如球證,要「生存」便要懂得「遊戲規則」。可是放學回到家裡卻隨即還原真我,因為家裡有最了解他的爸爸、媽媽。

事實上,在成年人的世界,又豈不也是白天一個我,晚上一個我?

父母要學習「愛的語言」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早年有機構調查發現,近六成子女認為家長沒有用愛的語言與他們溝通,更有近半數父母會在管教子女時,傾向了專制和冷漠模式。其實,親子溝通的模式對建立親子關係甚為重要,筆者今次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的調查結果及建議。

調查結果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研究,把父母的管教模式歸類為懂得運用「愛的語言」的開明型,以及屬於「非愛的語言」的專制型、放任型及冷漠型。據子女的現實回應顯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四成一的家長屬於開明型,一成家長屬於放任型,餘下近半家長都屬於專制或冷漠型,而當中專制或冷漠型父母的比例分別為兩成七和兩成二。

調查又發現,父母及子女在三類處境中,理想與現實都出現很大的矛盾,這情況在學業表現處境中顯得尤其嚴重。子女期望父母在學業表現處境屬開明型的有六成二,但現實僅有三成七。同樣地,父母的理想和現實也顯示出重大差距,只有百份之四的父母認為自己在學業表現處境中與子女的相處是專制的,但實際有三成一家長也屬於「專制型」。這反映了父母在處理子女「學業表現」方面時面對很大的困難,不知不覺間就採用了「非愛的語言」。現今有不少父母都過度介入子女的學習,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安排子女參加極多學習活動及坊間不同的補習班,務求令子女在學習上可以走在最前線,因此造成很多親子衝突,甚至令情緒受困擾。

我們做父母的,應培養使用「愛的語言」的習慣,因為愈懂得運用稱讚、鼓勵、關愛、接納、欣賞和肯定等正面言詞,子女就愈能明白父母的管教中兼有關愛和規範,從而成長為一個有自尊和自信的人。筆者相信大部分父母對子女的說話,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但不適當的說話,不單會傷害親子關係,更可能令孩子變得反叛。相反,適當的說話,卻能令孩子樂意接受及盡力做好。

建議父母與子女溝通時要:

  • 說親切、讚美和鼓勵的話
  • 給予正面的引導
  • 孩子做得好時要稱讚他
  • 留意孩子的回應是基於自己的回應
  • 即使要說不,也應避免負面的說法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如何提升小朋友的抗逆力?

資料來源:教育專家張作芳

早前聽過「再生勇士」楊小芳小姐的講座,她分享其經歷:在九歲時因意外失去了雙手,但她沒有因而自暴自棄,反而更積極裝備自己。憑著努力,她不但成為了亞運會的游泳選手,還「以足代手」,開始藝術創作,成功入讀香港藝術學院,成為了一位展能藝術家。在2011年,她獲選為「十大感動香港人物」,也在2013年成為「香港精神大使」。講座後,我詢問了幾位同學的看法,他們均表示倘若日後遇到困難也不再害怕,全因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決,並要傚法小芳姐姐一樣積極面對困難。

從小培養堅毅的精神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難免會遇到逆境,屆時我們該以甚麼心態及方法面對呢?現今家長們往往會花很多心思在小朋友的學業成績上,期望他們能「贏在起跑線」。但是,在追求學問的同時,培養堅毅不拔的精神也是同等重要。可是,一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卻選擇用不同方式逃避,更甚者還會看不開而了結自己寶貴的生命,殊屬可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幫助同學提升對抗逆境的能力,而這種堅毅的精神需要從小培養。

提升抗逆能力的三大要素

專家指出,提升抗逆能力有三大要素:「樂觀感」、「效能感」及「歸屬感」。「樂觀感」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指對未來存有盼望,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决,這是面對困難應存的態度。「效能感」包括在面對困難時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訂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代表了解決困難須具備的能力。「歸屬感」則是指身邊的人對當事人的關懷及支持。

對小朋友而言,家人及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例如,在小朋友面對學業困難時,如他能感到父母及老師關懷及支持他,而不會因成績低落而對他有所鄙棄,或出言漫罵,或對他冷言冷語,而是會與他同行,一同尋求提升學業成績的方法,好讓他感到家庭及學校是「遮風擋雨」的地方。簡單而言,「歸屬感」是建立「樂觀感」及「效能感」的基石,是為面對困難者提供的動力。

培養抗逆力 從小事開始

那麼,我們可如何在生活上培養小朋友的抗逆力呢?難道要等他遭遇挫折時才教導他嗎?事實上,我們可從一些小事入手。以跳繩為例,不會有小孩子天生便懂得跳繩的。這時,家長可從旁鼓勵,讓孩子相信,他們是有能力學會的,此即上文提及的「樂觀感」。另外,家長可從旁協助,或示範跳繩的正確方法,讓他們感到父母陪伴着他,與他一同經歷困難,此即上文提過的「歸屬感」。待孩子初嚐過一、兩下成功的滋味後,可嘗試讓他們自己尋求如何協調肢體,掌握跳繩的方法,這便是上文所提及的「效能感」。

總括而言,我們可從小教導小朋友,當遇到困難時,應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也要為他們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身邊人的支持和關懷。

完美主義的小朋友

撰文:許龍杰醫生

很多家長都埋怨自己的孩子,處事粗心大意,做功課亂七八糟。但假如孩子太細心認真,甚至是完美主義,也不一定是好事。

不少2 至 3 歲的小朋友,都愛玩車,特別是男孩子。可是,有些男孩子不喜歡把玩具車推來推去,只喜歡把很多玩具車排成一條直線,或把相同顏色和形狀的車子推在一起。他們不能忍受當中有一兩架車子排得不整齊,或者不能分類,硬是要一式一樣的工整完美。這類孩子多數思維慎密,但性格卻固執僵化,很可能是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ASD)。

到了小學時,小朋友開始讀書寫字,一些很認真勤力的學生,看看他們的練習簿,會發覺他們的字體很娟秀,一筆一劃就像電腦打印般正規工整。但當仔細看他們寫字,會發現他們下筆力度很深,連筆墨都印在下一頁上;即使只要一隻字寫錯了,就全部擦掉,從頭再寫 ─ 這可能有一點「強迫型特性」(Obsessive trait)。當成長至青少年時,甚至會有重複洗手、長時間洗澡或不斷檢查物件等「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 OCD) 徵狀,嚴重的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需要延醫診治。

完美主義的傾向通常都源於焦慮 (Anxiety),患者的思想往往傾向災難性,即使是一些中性事物,在焦慮的小朋友眼中往往都變得很嚴重。例如在功課中寫錯了一個字,小朋友就會想,這會不會被老師責罵,被扣分,然後成績變差呢?愈想愈壞,愈壞就愈想,最後唯有強迫自己做得完美一點,結果就活得很辛苦。

追求完美的小朋友,生活也過得特別累,長此下去,人也會變得不開心甚至抑鬱 (Depression)。所以,當看見小孩子變得愈來愈認真時,家長不要以為他們只是長大了、成熟了或生性了,而忽視當中的情緒病徵。

為甚麼小朋友會出現反覆呼吸道感染?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徐澤昌

如果小朋友經常性出現反覆呼吸道的感染,即經常患上感冒和咳嗽。在中醫角度而言,也是因為他肺脾氣虛及肺脾不足而引起,即個人抵抗力下降了。這些小朋友很多時候因肺氣虛,可能經常感到疲倦或是說話的時候沒有力氣等。如果小朋友脾虛的話,很多時會感到食慾不振又或容易腹瀉。以中醫角度而言,主要便是照顧肺脾,即是要照顧肺脾之氣,讓他能夠增強抵抗力。

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剛剛痊癒了卻再次患上感冒,患上感冒後又痊癒,經常性這樣出現,便屬於反覆呼吸道感染。譬如小朋友這次生病了,可能剛痊癒了一、兩個星期後,又再次感冒,又再次出現呼吸道感染。在中醫角度而言,已經可以判斷為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即生病的頻率和次數比一般人多。

又或是可能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你可能一年會生病三次,但是今年你可能只過了半年,卻已經每個月生病一次,又或是兩個星期便生病一次,這樣子就可能是你的小朋友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如何通過飲食來有效地預防感冒?其實最主要便是飲食清淡面、注意營養及勞逸合適,即運動和休息時間要取得平衡。日常飲食中,要吸收多一點維他命C及維他命A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家長可煲青紅蘿蔔湯,盡量不要讓小朋友吃太多煎炸、濃味食物及難消化的食物,因為小朋友的消化能力還是很弱,即脾常不足的特徵。如果平常天天吃快餐或是天天吃一些很難消化及濃味的零吃,小朋友的身體會累積痰熱。這些痰熱加上外界的病邪入侵身體,就會形成一些容易感冒的體質。

如果要推薦湯水,有一種湯水稱為「玉屏風散」。「玉屏風散」的主要材料是黃耆、白术和防風這三種藥材,如果我們煲湯水,也可以用這三種藥材,再放一塊瘦肉,放少許蜜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