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為甚麼孩子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家長可以怎麼辦?

撰文: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

有些孩子上幼稚園,甚至5、6歲時仍有吸吮手指的習慣。根據李維大偉 (David Levy) 博士的研究,在 10 分鐘內就把一瓶牛奶吃完的孩子(可能因為瓶頭孔較大),比在 20 分鐘內吃完整瓶奶的孩子,容易有吸吮指頭的行為。李博士又曾試驗用滴筒餵小狗,使牠們在吃奶的時候沒有機會吸吮,結果牠們的反應,是彼此吸吮自己或別的小狗的皮,有些吸吮得十分厲害,連皮都脫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嬰兒最初數月吸吮指頭的行為,是因為得不到吸吮的滿足所致,是一種需要,並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壞行為。

為甚麼孩子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

餵哺母乳 增進親子感情

母親能親自哺乳,嬰兒是最幸福的,因為嬰兒不但得到適當的營養,與母親肌膚接觸得到溫暖安全感,而且由於吸吮著柔軟的乳頭,除了得到溫飽外,還享受著母子心靈上的溝通,這種深厚的愛,骨肉的親情與吃著冷冰冰的奶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何況嬰兒在吸吮得到無上的滿足感。

但是,母親大多外出工作,加上種種原因,不得不用奶瓶餵孩子時,應特別注意餵奶的次數和所費的時間。母親應平心靜氣地讓孩子慢慢吃,特別注意奶嘴洞眼的大小,孩子得到吸吮的滿足,才不致容易發生吸吮手指的習慣,嬰兒喜歡吮手指起自無意識的,他的小指在挪動著,無意地放進嘴裡,感到愉快滿足而吸吮起來。

發洩心理緊張

可是到了4、5 歲時仍不斷吸吮指頭,那意義就不同了,這可能是一種心理緊張的發洩。例如:因父母不和,使孩子感到焦慮;因為有了一個新的弟妹,怕失去了父母親的愛;因為父母太忙,無瑕照顧他們而感到孤寂,沒有家庭的溫暖;又或者因為孩子太早被送往幼稚園,得不到適當的照顧而缺乏安全感。這些導致孩子焦慮、不安、緊張、惶恐都是心理緊張的成因。

孩子與成人一樣,心理緊張時需要發洩,這本是很自然的現象,成人為減輕心理緊張,往往用抽煙來鬆弛自己。孩子會用吮手指,或搖晃來發洩情緒緊張。在這情況下,為人父母者,除了要注意改善對孩子的態度外,應額外有耐心,應保持平和、慈祥的心態,使孩子感到放鬆沒壓力,反之父母表現擔憂、緊張甚或急於糾正而責罵,綁手指、塗苦藥等,只會弄巧反拙,增加孩子的不安,自己想改掉又不能自制,變成惡性循環,延長了吸吮手指的習慣。

家長可以怎麼辦?

1.盡量用母乳餵哺,這是最自然、最適合嬰兒的哺乳方法,養成吸吮手指習慣的機會亦較少。

2.家長用奶樽餵奶時,應特別注意餵奶的時間,能保持 15 至 20 分鐘是比較理想的。

3.用玩具和洋娃娃等,與孩子多做手指的活動,以便轉移孩子吸吮的習慣。

 4.多接近孩子,一起玩耍、說故事和唱兒歌等,使孩子不致感到寂寞和無聊而吸吮手指。

5.孩子吸吮得厲害時,父母仍應有耐性,保持安祥和不緊張的態度,有時不理會和不提點孩子,吸吮手指的現象反而自然地消失。

6.如果孩子在 6 歲前已有吸吮手指習慣多年,自然會逐漸消失,尤其是當孩子白天不再吮手指,只有睡覺時才吮,這就表示已是尾聲了。父母應耐心等待,急於糾正是不生效的。特別是當孩子上幼稚園後,往往因不願在其他朋輩面前吸吮手指,又或者在學校忙於其他活動,吸吮手指的習慣會無形消失。

7.吸吮後的手指會有難聞的氣味,如果 5 至 6 歲的孩子仍有吸吮習慣,可試試讓他嗅嗅難聞的氣味,可能因而糾正不良習慣。

聰明學習靠運動

撰文︰遊戲治療師馮祉禧

筆者剛參與了台灣教師專業進修交流活動,見識到台灣的教育著重以運動培養孩子成長,讓我得到新的啓發,希望與各位父母分享。其中一所作交流的學校稱得上是體育學院小學版「虎林小學」。一踏進學校,同學便以政府推廣的健身操歡迎我們。他們一起跟着拍子舉手投足,做出各式各樣的熱身動作。讓人感到他們就像老虎仔一樣的精神活潑,而我像真的進入了充滿老虎仔的森林一般。

運動能強化孩子學習能力

虎林小學的劉校長説學校是政府重點學校,專注同學的體育發展,並相信透過運動能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他們以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 John J. Ratey, MD 的硏究為基礎,提倡零時運動計劃。此計劃提倡學生於所有時間都在運動,即零時 (Anytime)。每當小休時,學生便會跑到操場的任何一處做運動,他們有的玩躲避球、有的在攀鋼架、更有的打羽毛球。所有學生都享受每個運動的時刻。

運動的好處  強化大腦機能

眾所周知,運動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在 Ratey 的研究之中,他指出更多有關運動對大腦的好處。他形容大腦是訊息處理中心,透過不同的傳遞者(化學物質)於不同路徑傳達訊息。在運動時,大腦能有效地生產更多傳遞者和強化路徑,使訊息傳得更快更準。

將理論應用於學習上,學生以運動強化大腦機能,再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研究證實運動能提高學生專注力和記憶力,而這都是成功學習的必備條件。此外,運動能使大腦製造 Dopamine(令人有快樂感的化學物質),令學生能愉快地學習,成績自然會更加優秀。

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

為了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時間和好處,家長必需讓孩子愛上運動,以下有三項建議:

1. 零時運動

多讓孩子有運動的機會,如提供合宜的時間,工具和場地,同時家長要留意環境的安全。

2. 健康運動

多教導孩子因愛健康而做運動,多提及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3. 一起運動

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享受運動的時刻,享受親子的美好時光。

「一個追、一個走」 的親子關係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吳綺琴

很多家長都這樣投訴,説子女愈大愈不願意跟父母説話,感情變得疏離冷漠。父母開始不知道子女的腦袋裡想甚麼,他們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朋友是怎樣的。就眼睛所見,都是打機、看電視、上網、Whatsapp、WeChat和Instagram!父母不期然產生一種無形的不安,因為與所愛的子女好像脫了軌,沒有連繫一樣!父母愈不安,愈想把子女拉回身邊。但所用的方式,往往是查問、規管、批評和責備,對孩子的行為既不理解也不信任。父母的「著緊」及「關心」,在孩子的角度,只感到父母操控及無理!結果父母愈想拉近子女,子女愈想逃避父母!這種追逐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而難堪,實在十分可惜!

無論對社會的演進及下一代的培育,父母的角色都最為重要。父母的責任是多重的:關愛、供養、教導和示範等等。最能令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連繫起來,產生正面的互動,就是父母傳遞愛與關懷的方式,能令子女真正感受得到。有時父母會驚訝地問:「我這樣還不算是關心嗎?他怎可能感受不到呢?」其實每個孩子的需要可能不同,他們渴望得到關心的模式也可能不一樣。若父母不是用孩子的角度出發,只一廂情願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及用自己習慣的方法去關心,就算父母圍著孩子「氹氹轉」,都一樣可能產生以上的的結果:一個追、一個走!

要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及關懷,關鍵在於父母的著眼點是在孩子本身,抑或只是在孩子的表現。父母的關懷若是在孩子身上,孩子一定會感受得到,他們亦會以正面的方式來回應。若父母關心的只是孩子的表現,孩子遲早會與父母疏離,甚至把他們拒之於門外。

若我們對比以下這些父母對孩子的説話,就可知道「關心孩子」與「關心孩子表現」的分別:

當父母放工回家問孩子:

A「你今天返學開心嗎?」

B「今天的功課你做好了嗎?」

孩子測驗拿了65分,父母說:

A「你拿了這個分數是否很失望呢?也許你會感到不開心,你可與我分享你的心情啊!」

B 「你平日又懶又不專心,這樣可以拿到好成績嗎?你若不再更努力,下次還會不及格添,甚至有機會留級!」

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實不容易!與子女建立正面的互動及連繫,才能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不斷給予鼓勵及支持。如果稍一不慎,選擇了錯誤的表達方式,縱然父母心裡有很多愛,子女也未必接受!

妙用故事書 (高智力自閉症幼兒篇)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自閉症幼兒的智能及言語能力達 5 至 6 歲,又應看甚麼書呢?家長與孩子閱讀時又有甚麼技巧呢?

高智能的自閉症幼兒應該能明白簡單德育故事,家長可參照「社交故事」形式讓自閉症孩子有效理解內容。當孩子對故事內容熟悉了,家長可把主角換成其他真實人物,或是換成孩子自己,好讓孩子慢慢把自己代入德育故事的情景中。故事角色可以變,那麼故事情節也可以有少許改變:例如「婆婆家」可改作「姨姨家」,讓孩子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當然,角色及情節的改變,需要在兒童未發展出對故事細節的頑固之前。至於常用抽象比喻的寓言、童話和神話故事,需待自閉症兒童有能力把知識廣泛化時才可以使用。

在認知方面,當孩子理解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家長可在故事中強調情緒字眼,例如「見到狗,美美很害怕。」當兒童適合學習先後概念時,可強調時間的描述,例如「美美做錯事,之後,說對不起。」因應孩子程度,家長可善用故事書的每一頁,加插或用語氣強調適用的字眼。

在親子交流方面,能力較高的自閉症兒童,可與家長輪流一人一句地講故事,此方法既可訓練孩子接續故事和專心聽別人說話的能力之外,又可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加深對故事的印象。家長靈活運用故事書,能夠滿足孩子發展需要和促進親子交流。自閉症孩子常常缺乏假想能力,隨書附送角色娃娃的故事書便大派用場:起初只說故事,後來加入娃娃,然後再逐步減少使用故事書,最後只以娃娃來講故事,並使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方法,帶孩子走出故事書,慢慢進入假想遊戲的世界。

在社交認知方面,使用漫畫的家長,可用塗改液把人物的「對話泡泡」塗白,然後與孩子一起創作新對話。起初可先塗改某些字詞,當雙方熟習方法後,便可塗改更多部分,直至所有對話都是自創的。勇於嘗試的家長,更可試為孩子度身製作故事書及設計不同的講故事方法,吸引孩子學習所需的社交概念。

「兩文三語」的問題

撰文: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

孩子們年幼無知,沒有辨別是非及判斷的能力。他們的一切都任由成年人擺佈,他們在成年人一手製造出來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及社會環境中浸淫成長。筆者常感到孩子是最無辜的,所以我們對下一代的教養實在是責無旁貸。

首先,筆者並不反對學習外語,因為我深信多學一種語言,仿如多了一條與別人溝通、研究學問和增廣智識的鑰匙。此外,我亦十分贊同學習語言愈早愈好的說法,特別是語言的發音,年紀愈大愈難掌握。

何謂「兩文三語」? 香港教育署提供的「兩文三語」就是中文、英文;粵語(母語)、英語和國語(普通話)。

幼稚園教育的目標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是人類基礎的教育。當嬰兒呱呱落墜時,第一位接觸的是母親,第一位老師亦是母親。所以,用以溝通的語言是母語,即母親用的言語,也是家庭社會通用的言語,因此世界各國幼稚園教育的目標即 6 歲以前的教育都以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及幼兒語言發展為首要目標。

母語的重要性

世界各國都用母語教學,小朋友必須先把母語學好,當小學高年級甚至中學以後才憑個人的興趣選擇學習外語,由專科老師指導。除非屬殖民地的子民,他們要學宗主國的語文,例如以前的越南學生要學法語、台灣學生要學日語、印度和香港要學英語。

1.語言是「溝通」和「學習」的工具,而母語是家庭社會共通的語言, 因此小朋友能聽能講,把母語學好是十分重要的。

2.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小朋友通過母語學習與人溝通,刺激大腦反應、思想、質疑、聯想和記憶等以致接納或表達,這都是語言與思維發展相輔相成的關係。因此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對思維發展的影響深遠。

3.熟悉母語,能掌握本國的語文,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認同自己的祖國,提高民族的意識,對祖國的情感、尊嚴和愛護都有深遠的影響。這種愛國愛家的思想,應自幼開始培養,也是世界各國認同的。

我孩子特別聰明嗎?

撰文:張傑醫生

在電視上,有許多廣告是針對孩子的市場,包括衣服、副食品、奶粉、文具和桌子椅子等等。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令孩子更聰穎,或者是令他們的聰明才智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便是好的賣點。這個銷售的技巧捉住了每位父母心裡的一個重點,就是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我們先不討論這句話的真確性、邏輯性和客觀性,但是只要有子女的父母必會認同,當中也包括筆者在內。不過,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最聰明論」有可能影響我們對孩子期望過高。所以我們可以站後一步,看清楚一點。在日常的工作中,以下是五個父親常會誇獎孩子的行為:

1.「兩歲的孩子曉得很多平板電腦的功能。」

由於平板電腦的螢光幕是利用手指的電阻控制,所以孩子隨機的手指指向動作 (pointing movement) 很容易操控畫面。同時又沒有成人的邏輯限制,所以不難發現新的功能,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做到。

2.「六個月的小朋友,會看別人的面色作撒嬌和發脾氣的反應。」

這種反應在醫學上已經證實是所有孩子發展里程碑的其中一個表現。這種透過別人的反應而作出的行為雙向反應,其實是一種學習反應,缺乏這樣反應的孩子,有機會被懷疑感觀有問題或是有自閉症的初期表現。

3. 「三歲的孩子懂得用上成人的說話用詞。」

有研究顯示,孩子在幼兒期可同時學習多達六種的語言,這代表他們腦部可以不停聽取身邊的詞語和句式。即使不明白當中意思,也可像鸚鵡學舌的方式重複說出來。成人認為自己沒有直接教導孩子,而他們卻知道,便有機會以為這是天才的學習模式,這是不正確的。

4.「孩子有時發問的問題,連我也解答不到,真厲害。」

在香港,投訴的文化為何這樣盛行,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成本:只要口中有投訴,總有人會替你跟進,不費絲毫氣力。小孩子的發問也是類似的情況,他們只管提出「為何」、「為甚麼」和「甚麼」等詞語,父母只好嘗試盡力作答。在實際的情況,這些提出的問題,只是表示孩子的不服從,而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所以,這與智力無關。

 5. 「他們玩遊戲時喜歡不依規則,自己定下新規矩。」

遵守規則,是成人世界定下來的社會定律。孩子與未開發地區的人一樣,需要學習如何一起生活和守規矩。所以,如果明知道需要守規矩而不去做,只是反叛的行為,並非一定是聰明的行為。相反,先學懂基本的守則才在磋商改善,筆者認為更聰明。

當明白以上幾個大家的誤解後,大家不難理解真正聰明的孩子大概是:

1. 並不單是表現出靈活操縱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而且還了解如何運用當中的功能。

 2. 懂得捕捉成人心理是孩子天生的能力,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有智慧。

3. 語言能力並不是我們評估智力的唯一部分,詞彙的「質」和「量」皆重要。

4. 只在某一個階段超越孩子個人的發展里程碑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無催谷的情況下,長時間的超越才值得注意。

聰明固然是好,好的品德也很重要。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愛的信物緩分離焦慮

撰文︰遊戲治療師馮祉禧

小瀅在開學初期,每天都坐在學校禮堂外的沙發上,一邊哭著說肚痛,一邊緊握著媽媽的手。心理專家認為這是兒童患上分離焦慮的特徵。如果家長想減少兒童的焦慮感,其中一個方法便是以「信物」形式幫助兒童。為甚麼「信物」能夠產生作用呢?筆者嘗試用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說明箇中奧妙。

看不見的安全感

近代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 (Jean Piaget)提出的認知發展論可以說明其原理。理論中的第一階段(0-2 歲),兒童能學會尋找被隱藏的物件。這行為表示兒童學會物體恆存的概念,即使物體不能被看見,他們仍然知道物體的存在,所以他們會嘗試去尋回。

而到了第二階段(2-7歲),皮亞傑認為兒童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作象徵。例如兒童能用「狗」這個詞語表示有四隻腳、一條尾巴和發出「汪汪」聲的動物。當兒童在上學時,他們便再次經歷與第一階段相似的經驗,但他們並不是因為見不到媽媽而哭泣,而是因為兒童不能產生與母親一起時的安全感。小朋友要克服這種情況,便需要使用語言和符號作象徵的能力。可是,要將親子之間的關係有效地以象徴的形式表達是非常困難的,「信物」則是有效的輔助工具。

關係形象化

信物會在日常生活中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出現,如中國傳統有平安符,西方基督教有十字架,甚至結婚時會使用用婚戒。以傳統婚戒為例,透過金屬的物料和圓形環狀而建立堅貞婚姻的「關係形象」。「關係形象化」後不但有向外顯明的作用,更能夠令自己容易記起關係的存在。應用到親子關係上,家長能透過「信物」去表達他們的愛,令孩子時時記起自己,從而產生信心和安全感。

耐心丶決心和小心

家長使用「信物」輔助小孩時,必須謹記三個「心」。首先,要建立以「信物」象徵關係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家長必須要有耐心訓練子女。其中一種訓練是透過尋寶遊戲,以加強小朋友對物體恆存的認知和了解得和失的感受。這樣會令兒童在面對離別時減少產生焦慮。另外,家長可以和子女共同建立在離別時獨有的儀式配合信物,如在離別時作一個 goodbye kiss 或輕輕擊掌,亦可以幫助孩子過渡離別過程。

第二便是決心,家長亦會出現分離焦慮,結果令子女難以學會離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成長,在子女到達學校時便要下定決心離別,並且信任學校的照顧和兒女的適應力。最後,當然是小心保存信物,免得前功盡廢。

電子學習要點您要知

撰文:課程發展總監梁嘉敏小姐

疫情以後,電子學習已是無可避免。家長亦會下載不同的平板電腦程式給小朋友使用,希望他們可以在互動或富趣味性的畫面和聲音中學習。究竟哪些動畫和應用程式對小朋友的學習有好處呢?父母使用多媒體幫助小朋友學習時又應該注意甚麼事項呢?

根據年齡使用電子學習的時間

在幼兒時期,由於負責統籌五官的腦部區域正急速發展,筆者不建議 0 至 2 歲的小朋友經常或過分依賴使用電視或平板電腦學習。這是因為電視或平板電腦的影像均在極高頻閃動,幼兒的眼睛及腦袋會在不自覺下不斷接收刺激,久而久之,視覺刺激便成為了習慣,大腦發展也受到影響,導致專注力下降。

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看電視玩 iPhone 時很專心的,反而看書便沒有心機了,所以我買很多學習性的動畫給她看。」家長可有想過,如果眼睛和腦袋都習慣了不斷受刺激,相對靜態的東西如書本和老師的講解便自然地變得沒有趣味了,如果您還繼續讓幼童依賴豐富的畫面來學習,將來總有一天他們需要面對書本學習的時候那怎麼辦呢?

2 歲以上的幼兒由於腦部發展較為成熟,所以家長可有限度的讓 2 歲以上的孩子使用電視和電腦來學習。而時間也應該由每天不超過 15 分鐘為起步點,年紀大一些可以看多一點。因為隨著兒童年紀的增長,電腦或電視的高頻閃動對腦部發展的影響會相對地減低。

建議使用多學習模式

雖然顯示屏對兒童的專注力有影響,筆者並不認為使用電視和電腦學習沒有可取之處。多媒體或電腦程式可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小朋友更喜歡學習,學得更快更多。不過小朋友除了利用互動性高的多媒體來進行學習,他們亦需要適應其他互動性較低的學習模式如圖書和單向式的講解等,並從中尋找學習的趣味。家長應該為子女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途徑,如帶子女上圖書館、跟子女玩一些益智遊戲、到博物館參觀,往自然教育徑散步,甚至在餐廳時教子女閱讀英語的菜單等等,令子女多嘗試不同的學習模式和方法,從而尋找學習的樂趣。

怎樣選購合適的多媒體電子學習產品?

– 該產品最好沒有非學習性質的元件可供小朋友自己下載或開啟。例如,倘若孩子使用 iPhone 或 iPad 學習,家長千萬別讓孩子打開其他程式,確保孩子在學習而非玩樂。

– 可使用有分段或節數的學習產品。很多家長都會說要孩子停止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孩子容易有不良的情緒反應。所以筆者建議產品需要分不同單元 (Chapter),而家長可以限制孩子只觀看或完成一個單元。

– 產品適宜有互動的元素和需要孩子作出不同方式的回應。倘若多媒體產品只是提供單向的教學模式,這並不是好的產品。例如,產品只能讓孩子坐著去聽資訊,或看後不需要作出任何反應,我們便稱為「單向學習」,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單向學習」的產品。如產品能夠讓小朋友一起唱歌、一起做動作、一同串生字和朗讀和回答問題,這便是應該選擇的產品。

-又例如有一些產品雖然能讓孩子回應,但每次都是回答同樣的性質答案,例如每次都是要按一個按鈕去回答,這樣孩子的反應便會較為緩慢,變成「機械人式」學習,影響往後的學習動機和多角度思考能力,這類產品我們應該要避免。

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使用電子產品學習的時間不可以過長,而且家長亦應該為子女定下每天或每星期可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例如,孩子每天最多只可以在做完功課後使用電腦半小時,如果半小時已到,孩子必須要遵守承諾,暫停使用產品。而家長亦可以跟子女一起定下每天的時間表,分配做功課、玩樂、上興趣班、適用電子產品等活動的時間,好讓子女了解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計劃,有節制,這樣不單可以鍛煉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Self Management),也可以有效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以使用電子產品作為獎勵

倘若孩子喜歡使用電子產品學習(通常也十分喜歡的),父母可考慮以使用產品作為獎勵,例如孩子每次乖乖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或每次有質素地完成功課後,我們便可以答應他們使用三十分鐘的電子產品。

分類
家長園地

學習以智慧解決問題

撰文:八爪魚家長趙公梃先生

媽:「如果媽咪被 Gruffalo(卡通片裏面的怪獸)捉咗入森林,點算好?」

熙熙:「我會煮飯請 Gruffalo 食,因為 Gruffalo 吃飽飯就不會吃媽咪啦﹗而且媽咪說要吃了飯可以食餸!」

以上是太太跟熙熙的對話。我甚為欣賞熙熙的創意,但最開心還是他嘗試以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馬上想到要以暴力直接消除阻礙,例如去打低,甚或打「死」Gruffalo 再拯救媽咪。或者去找警察拘捕 Gruffalo,之後拯救媽咪等直接的方法。

Gruffalo 捉走媽咪是因為肚餓,有何不妥?解決辦法是否一定要把牠消滅呢?讓Gruffalo 吃飽,牠自然會放走媽咪了﹗互相包容大家的生活模式,不一定每事都要你死我活。我要求孩子有自己的立場,但同時要學會包容別人,包括別人的言行,甚至錯處,倘若不認同別人的所作所為,那就以自身的言行或論點去把對方說服吧。以智慧去解決問題,總比動輒以各種暴力處理為佳,雙贏的辦法總是有的,只是在於各方有否盡力去尋找方法。

聚焦利益不以立場為先

筆者曾讀過一本有關談判技巧的名著,名為《Getting to Yes: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此書介紹 5 點「原則性談判」(Principled Negotiation) 技巧,非常有用。其中一項是「聚焦於共同利益,而非立場」(Focus on interests, not positions)。在今天社會上各種對立裡,若各方能以大眾利益為先,各自立場為後,不再因你是左所以不能右,因為立場不同就要互相對抗,非要一方勝利為止,你的立場或支持你的一方縱是勝出,社會代價又是多少呢?大眾利益是否因為你的立場勝出而有所增加?

讓孩子學會人情世故

撰文:教育專家朱活民

筆者在童年時偶然會見到秋雁,有時看到母親一邊數日曆一邊自言自語,又會聽到姐姐說,再過一個月爸爸就會回來過新年……生活總是充滿著期待與掛念。於是我們幾兄弟姊妹會努力做好功課,認真讀書,因為我們都希望到了臘月盡頭,可以讓回家的爸爸多一點安慰。

時移世易,通訊設備的高速發展令人與人之間溝通更方便,想聽到掛念的人的聲音,只需撥個電話,要不然來個短訊,甚至到某個群組互相交流。這一切都是科技發達帶給人們的方便,而謄寫家書似是遙不可及的事了。不過,筆者對童年時替媽媽寫信回鄉的回憶,至今仍歷歷在目,印象深刻。媽媽口述一句,我便下筆錄寫,有時看到媽媽因掛念鄉間的親人而流淚,我也會不期然地哽咽。寫家書的經歷,令我體會了親情寶貴,從中認知掛念和忍耐。

有人認為現今部分年青人不懂人情世故,而產生這些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個人認為與通訊模式的改變有關。當你乘搭地鐵時,不妨留意一下用手機通訊的奇景,可能在你的前後左右,都是一個個低頭整理數據的人。一整天對著電腦或手機,無需要與人面對面溝通,自然難以改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而急促的社會步伐,容易擠壓思考空間,生活沒有等待掛念的經歷,亦難以修養敦厚的品性。這些近年才衍生的兒童成長問題,是需要我們共同關注的。

家長除了要關注孩子是否適當使用通訊器材,更要指導他們減少使用時間,避免「機不離手」。當一家人晚飯的時候,家長不妨向孩子們分享一些工作經歷或辛酸,讓他們從不同角度認知社會,了解父母的辛勞,啟發慎思。另外,對家裡即將安排的大事,父母也要讓他們表達意見,讓孩子們學習對日子有期待,對親人有掛念。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裡認識人情世故,是很好的成長課。各位親愛的家長,當我們享受近代科技發達帶來的好處時,亦別忽略了科技發達對兒童心智成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