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父母子女性格大不同 引發誤解與擔憂?

撰文: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李偉堂心理治療師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提出的心理類型,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天賦的氣質,成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成長方向。然而父母與子女的氣質不同,可能會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引起了一些誤解及擔憂。

從健談變沉默 在家在校表現不同

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有一位母親帶同他 5 歲的兒子阿智來到筆者的中心,在與母親的初步傾談下,母親是一位頗健談的人,她會一邊思考一邊談及阿智的生活情況,其中她提到阿智在幼稚園及學習小組中,表現沉默,與在家的健談大為不同。另外,當阿智放學回家後,母親看到他一臉倦容、一言不發,於是上前慰問他上學的情況,但阿智就不想多講,獨自的看書或玩玩具。母親亦曾嘗試致電查詢阿智在幼稚園的情況,但老師回報表示阿智上學時並沒有甚麼異樣,令母親頗苦惱,擔心他在學是否不開心,但又不懂或不敢說出來。

筆者向母親建議為阿智進行一次遊戲諮詢評估,希望能多了解阿智的性格特點。我邀請他進入遊戲室,並容許他可以在遊戲室中主導遊戲。在過程中,他傾向表現先觀察,且多以眼神問我是否可以玩那些玩具。當筆者表現對他遊戲感興趣時,他會不語的主動讓我看他玩遊戲,時而向我報以微笑。在這次與阿智的遊戲諮詢評估,初步阿智的氣質傾向「內向」,所以母親所講的情況亦是傾向「內向」孩子的表現。

「外向」和「內向」孩子 溝通方法各有不同

筆者發現或許是母親的氣質傾向「外向」,而阿智傾向「內向」,但由於氣質的不同,結果引起了母親對阿智的擔憂。於是筆者為母親講解有關「外向」與「內向」氣質的不同,例如「外向」的孩子經過一天上學回家後,能透過對父母傾談上課的過程,而重新活潑起來;相對而言,「內向」的孩子則需要安靜下來,整合一天的學習,然後可以與父母傾談上課的過程等。讓母親明白氣質的不同後,並教導如何與「內向」的孩子傾談他的心事。

經過一星期後,筆者再度與這位母親聯絡,她已了解到原來兒子是一位傾向「內向」的兒童,和自己的表現頗不同,而且筆者亦已教導有關引導孩子說出心事的方法,令她終於能釋慮了。其實天賦氣質,各有差異,若能好好引導,不但可以解開親子的誤解,更能提升對子女的管與教啊!

父母也要向子女示愛?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天下間的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但我們總是將這份愛放在心裡,絕少向孩子表示我們愛他們。中國人在情感表現上都較為含蓄,尤其是父親們,總認為大家會明白父親們的想法,總會收到他們的情感。他們也覺得向子女示愛是有失身分的,就像失去了父親的尊嚴。如果大家有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要用不同的方式直接表達出來,才能促進相互間的親密關係。整體而言,西方國家的父母較主動去向子女示愛的。

愛要表達出來 增進親子感情

由於中國人較含蓄,不輕易表達對子女的愛,以致我們失去了很多與子女進一步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行為和言語是最有效表達情感和訊息的方法,父母對子女的愛,同樣也需要用行為和言語去表示,如擁抱或說一聲「我愛你」。如果我們的愛只放在心裡不表達出來,子女未必能夠真正了解父母對他們的愛,甚至使子女誤解我們並不愛他們!因此,向子女示愛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很方便和沒有成本,只有我們正確地認知,改變以往含蓄的表達方式,父母隨時隨地都可以向子女示愛,從而增進親子的感情。

示愛方法多面睇

以下提供一些向子女示愛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1. 每天與子女擁抱

擁抱是其中一個最明顯示愛的行為,因為只有親密的人才會互相擁抱。父母每天回家或離家時,都可與子女互相擁抱。在高興時可以擁抱,在難過時也可以擁抱,以表示支持和關心。而且,親子擁抱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子女長大了,也可以擁抱示愛。

2. 每晚睡前一個吻

筆者經常鼓勵父母在子女年幼時,每晚陪著子女入睡,可以分享當天的生活和感受。而在睡覺前,父母給子女一個吻,更可表示對他們的愛。父母的吻除了可使孩子感到溫馨,也有著一份安全感,令子女更容易入睡。同樣地,父母給子女的吻也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3. 給子女寫愛的訊息

在聖誕節、情人節或其他節日,我們都會寫節日卡送給朋友。我們同樣可以寫信或心意卡給子女,向他們表示關懷和愛護。

筆者發現不少父母在收到子女送給他們的父親節卡或母親節卡時,心中都感到十分高興,因為知道子女是疼愛自己的。那我們是否也要在兒童節和適當的時候,寫封情信給子女呢?

升小面試壓力大 小朋友有口難言

撰文:八爪魚家長梁永樂先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報名已告截止,家長「買定離手」只好聽天由命,現時至放榜期間的一段日子,於政府派位制度下唯一可做就是「呆等」。仍有小部分直資和私立學校接受報名,不甘心準備參與統一派位大抽獎的家長,可盡力一試直資和私立學校,而且坊間有不少網頁都有關於自資和私立的報名截止時間的列表。至於已報讀直資和私立學校的學生家長,尤其是大包圍的家長,現時全力籌劃密集式面試之餘,筆者亦不得不提醒家長要以孩子的心理健康為最優先考慮。

密集式面試殘害孩子心理

人類總是愛重複犯錯,每年 9 至 10 月面試高峰期剛過去,社會上都有不少有心人和關懷孩子心理健康的機構提醒,勿讓密集式面試殘害孩子的心理。以筆者記憶所及,最驚嚇的報紙標題是「難抵密集式升小一面試 5 歲女童抑鬱想跳樓」。小小5、6 歲人兒,仍不知道小學生活是怎樣的一回事,學校優劣是否名校,全因為家長的形容「這間是名校,但入了另一間就『大鑊』」等等,令孩子不明所以,於是產生沉重壓力。曾有精神科醫生或團體調查,不少孩子因此出現抑鬱及焦慮症病徵,兼有尋死念頭,需即時接受治療。

鬱悶在心有口難言

猶記得當日做記者的年代,筆者訪問資深校長、精神科醫生,部分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和慢熱,在最忙時,可能一天走幾場面試,與大批陌生校長和老師恭恭敬敬地玩遊戲,扮用心對答,事後家長又反覆追問「遊戲、對答」的內容,甚至無端端被罵或指導回答內容,一時間難免無法承受。

筆者自己成為家長後,更加緊記著該精神科醫生所言,家長不單要留意孩子的生活習慣轉變,例如忽然對平日愛好失去興趣,看電視、讀書和玩具,全部放在一邊等等不正常改變,更重要是家長應留意自己的改變,家長有否因為替孩子準備履歷表和緊張面試,而在家變身成為「Hulk」 般長期憤怒狀態,或者與孩子講故事、玩耍和放假戶外活動等等親子活動全部暫停。試問家長變升小一怪獸,孩子怎可能獨善其身呢?

家長尤其請緊記,孩子只有5至6歲,仍未懂得表達心中的鬱悶及壓力,甚至不捨得向父母發脾氣,鬱在心裡口難開。即使不至於心理病,萬一親子關係破裂,也再難修復。親子之間的信任就像紙張,當你把它弄皺後,你永遠都不能再把它回復原狀。

本篇比較苦口婆心,筆者不知道顧及孩子升小的心理變化算不算是選校策略或貼士,只知道家長總會緊張孩子的前途,但請記得當孩子出生時,經常掛在口邊對孩子的期許是:「健康快樂成長,做個有用的人就足夠了」,但當小一前途問題的考慮來臨,你有忘記初衷嗎?

子女非附屬品 聆聽感受助親子溝通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一個銀幣總有兩面,我們努力與子女建立親密關係的同時,在生活上也難免出現衝突。要減少爭執,身為父母,需要明白子女是獨立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家長行使權力,是為了保護心智未成熟的兒童,而非展示自己擁有權力。年幼的子女,總有頑皮的時候,而青春期的子女,反叛更是成長階段的正常現象。當子女犯錯時,適當的責備是需要的,但一句:「我是你的父親,我說的話你就要聽!」並不適合現代的環境。

大家經常聽到「要把子女當作朋友」,但要怎樣才能做好這一點呢?蔡元雲醫生在《我該對孩子說甚麼》一書中談到單獨約會子女,文中提出了數點具體的建議,十分值得向讀者們推薦。

聆聽的 Dos and Don’ts 

當父母聆聽子女說話時,切記不應「演繹」、「提議」和「教訓」,請看以下兩個例子。

例子 1:小明放學回家時垂頭喪氣,向母親說:「今天真的很不開心!」

母親回應道:「發生甚麼事呢?是不是今天又跟小強吵架?我說過多少次,不要跟別人爭執!你不明白嗎?」

例子 2:愛玲獨個兒在房內哭泣,父親知道了,便問她所為何事。愛玲說,班中的同學誤以為她想做班會主席,結果現在被部分同學排擠。父親就這樣回應:「你有試過跟同學們說個明白嗎?有沒有找老師協助呢?」愛玲垂頭不語,父親接著便說:「我老早說過,跟別人相處,事事要當心……」

小明的母親在演繹,而愛玲的父親在提議,他們共同做了的事,就是教訓子女。但他們沒有給予孩子空間,說出到底所謂何事,以及事件引發的感受。各位家長們,試把這兩個例子給子女看看,問問他們倘若置身其中,他們會有甚麼感受呢?

找出兩代的共通觀點

具同理心的聆聽,是兩代溝通的重要工具。正如上文所述,父母和子女對事物的看法必定存在差異。但其實,人與人之間看事物的觀點必定有共通處。以愛玲的例子而言,也許她的確未夠成熟,而且她的處事手法亦未能令到父親認同。但是,不給予足夠的空間讓子女抒發感受,往往是代溝的起因。其實,被人誤會的感覺一定不好受,相信做父親的也曾有同樣的經歷。所以在這件事上,兩代之間的觀點雖有差異,但共通點在於大家都會有類似的經驗。

父母應該多聆聽子女的故事,當他們遇上不開心的事情,縱使我們不同意他們的處事手法,但亦要肯定那份失望和失落的感受,這樣子女才能敞開心靈,與父母溝通。

一言九「頂」 為何子女怕與父母溝通?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上周末筆者出席一個家長講座,其中提到家長要與子女建立親密的溝通關係,因現時的年輕人當遇到困難時,甚少會向自己的父母傾訴。在公開討論環節時,有一位父親向筆者提問:「我的兒子讀中三,平時很少與他傾談,特別是內心說話。那我應該如何建立溝通關係呢?」筆者相信不少家長都曾經面對過同樣的問題,特別是面對日漸成長的子女,為甚麼我們沒法與子女建立傾心訴意的溝通關係呢?

當子女年幼時,我們與子女溝通及傾談,似乎沒有甚麼問題及困難。但當子女日漸成長,到了青年期時,我們會發現與子女溝通突然出現困難。有家長表示,與子女溝通變得「一言九頂」,家長講一句,子女頂九句,大家都不能有效溝通。問題在哪些方面呢?問題在於我們與子女溝通的話題和態度。

當每天回到家中,我們向子女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做完功課了嗎?」每日我們都呼喝要子女洗澡、執玩具、做功課和溫默書等等,每天與子女都要處理大量事情。當親子關係變成事工關係時,大家都感到疲倦,有家長因每天要處理子女的事情,更感到心力交瘁,而子女同樣感到吃不消。當我們每天與子女傾談的都是事工、一些任務時,子女漸漸感到與父母傾談是一種壓力,自然地也不願意與父母繼續傾談。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這一生也在進取 但你快樂嗎?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副主席黃重光醫生

「不成功,所以不快樂!」這種想法是不難理解的。但今時今日,為甚麼不少人是很成功,卻不快樂呢?

在筆者的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很多不快樂的人。多年前,一位 60 多歲,事業成功而且很富有的人士與我談心。他向筆者表示,自己多年來在事業上打拼,累積了很多財富,但卻很寂寞和不快樂。於是筆者問他:「你一生在追求甚麼?」他毫不思索便回答:「事業。」我繼續問他:「你得到事業,卻失去了甚麼呢?」他沉思了好一會,然後告訴筆者,他和太太與子女的關係很疏離。


人生有兩樣東西很相似,搞不清楚兩者往往就是不快樂的重要原因。這兩樣東西就是「需要」(need) 和「想要」(want)。要快樂,我們「需要」感情滿足,即是要有良好的家庭關係和友誼。但很多人在追求他們「想要」的事業和財富,卻忽略了家人,也不重視友情。雖然他們得到「想要」的事業和財富,但心中感情的「需要」卻得不到滿足,結果他們成為寂寞和不快樂的人。如果你感到不快樂,請你「停一停,想一想」,你一生在追求甚麼?

「我童年甚麼都有,卻沒有……」
你可曾想過你的內心住了一個小孩子?

我們會在人生中尋找很多東西,其中一樣很重要的,就是要尋找你內心的小孩子。請你看一看這些照片,他們那一個像你內心的小孩子?


這位女士自幼勤力讀書,成績非常好。長大後,她的事業亦很成功,結婚後丈夫很疼愛她,但她始終感覺自己是一個很不快樂的人。

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愛,常會感覺不安、寂寞、不快樂。長大後雖然事業成功、家庭美滿,但心中的不安、寂寞和不快樂,卻始終揮之不去。為甚麼呢?簡單來說,他們好像同時生存在兩個世界,在「現實世界」裡,他們是成功和幸福的成年人;但在他們的「心靈世界」中,卻同時活著一個不安、寂寞和不快樂的小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不快樂的人,請你「停一停,想一想」,尋找一下你心中的小孩子,看一看他是一個快樂或是不快樂的孩子?

廚餘都可以做食材?環保食譜健康又好味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社區營養服務 / 社區營養推廣主任梁可琪

「雞蛋六隻,糖呢?兩茶匙,仲有啲橙皮𠻹」每當筆者聽見這個電視廣告對白時,都會不其然地想:「橙皮都可以做食材?」好奇心驅使我去尋找答案,終於給我找到了一些以廚餘作為食材的環保食譜。這新發現帶給我啟發和提醒 —— 原來我們平日想也不想就丟掉的食材,如水果皮、雞蛋和麵包皮等,都是有用的食材,並可以融入菜色當中。

以橙皮為例,橙皮是橙的主要香味來源,當食物加入了這自然的香味和色素後,不但令食物的味道更添豐富,而且令賣相更吸引,從而令烹調者減少使用化學香料和調味料。

自製橙肉果醬 分享環保飲食訊息

讀者不妨嘗試自製清新開胃的橙肉果醬。製作果醬時,需留意橙皮的白色部分是否帶有苦味,如有則應只取用橙皮的橙色部分,然後用熱水浸軟橙皮,連同橙肉和橙汁慢火煮至濃稠即可。放涼後,塗上已烘焙成金黃色的全麥方包享用。此外,已為父母者更可與小朋友一起自製果醬,既可從中教導小朋友每天吃兩份水果,亦可與他們分享環保飲食的訊息。

食物除了提供味覺上的享受外,還供給我們熱量和健康。但人們的浪費,往往製造出大量廚餘,並影響環境健康。筆者在此邀請各位讀者,從今天起,由自己出發,在「食」方面加點心思和創意,帶著感恩的心去享用,積極在生活中落實「零廚餘」的目標,一同用行動去愛地球。

給外出用膳的你:

低碳飲食小貼士:˙實踐多菜少肉的飲食模式˙按所需分量點菜(如少飯、少麵、少汁等)˙減少飲用咖啡、汽水(因其製作過程採用過多燃料和水)或使用飲管˙多堂食,少外賣˙自備食物盒將餘下食物「打包」

給在家用膳的你:

不「餘」健康煮食小貼士:西瓜皮煮湯
營養好處:˙西瓜皮味道清甜,能豐富湯的味道,減少使用調味料˙麵包皮烤烘成香脆餅乾棒,伴以低脂乳酪食用˙選用全麥麵包,連同麵包皮食用能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幫助腸臟蠕動
分類
家長園地

玩玩具助幼兒發展 勿只依賴科技產品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由於 21 世紀已經進入了電子媒體的世代,很多家長都沒有買報紙的習慣,同時亦已習慣在網上與人溝通、購物、看報紙和玩遊戲等。有部分家長亦開始減少買玩具給子女,因為很多遊戲可以在網上隨時隨地玩,既方便又經濟,項目多元化又易於攜帶。

事實上,電腦的應用正不斷普及,從以前商業世界逐漸發展至教育界,以至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有些家長更覺得要盡快教導幼兒學習使用電腦,讓他們比別人先行一步,驅使他們變得更聰明。但這論調忽略了一個事實,無論人類怎樣多元化以至全面使用電子媒介,每個人都需要在真實世界生活,都需要真實地處理日常的起居飲食。

近年來,愈來愈多兒童被診斷患上感覺統合失調,有一部分是遺傳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後天欠缺應有的刺激所引起的。不論是甚麼原因,社會對人類的感覺統合的要求愈來愈高,但不幸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先進的科技,身體較少被轉換至不同空間方位,自己的眼手不需太多協調便由成人代他們完成任務。他們未來需要面對很多挑戰,但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訓練不足,日後便容易遇上重重障礙。

玩玩具是兒童的天職,他們若有虛擬的玩具或遊戲,可能缺乏了個人真實的感官刺激。在嬰幼兒的階段,家長需要為他們提供耳、眼、手、腳、身和腦的感官刺激,令他們產生應有的協調練習。坊間有很多按他們年齡階段的玩具,分類也很清晰,如6個月玩的、一歲玩的、兩歲玩的……應有盡有。只要家長願意購買,不難找到合適的玩具,如手眼協調的、耳手互動的和耳眼感覺統合等等。

另外,家長可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做教師、警察、律師、醫生、工程師或老闆,他們可以透過玩具直接而具體地扮演有關角色,操弄所需的工具,應用恰當的語句,與人產生互動的真實反應。相比只是單看電腦屏幕,更能全面掌握多感官的刺激,因此建議家長買這類與職業技能有關的玩具,引起他們扮演在這些角色。

雖然家長可能花了不少的金錢買玩具,而玩的時間也可能不太長久,但可以保證他們獲得應有的刺激,這絕對是值得的。為了更環保地使用這些玩具,家長亦可以集合以三個月為一階段的玩具,轉賣給其他家長或送給朋友。請各家長緊記按子女的發展,一定要買合適的玩具。

「港孩」和「小學雞」是如何造成的?

撰文:資深升學專家

   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先生

很多人都認為這一代的孩子會成為「港孩」和「小學雞」,是被物質社會及電腦教壞了,事實不止是這樣。俗語有云:「有這樣的家庭,才出這樣的孩子!」「港孩」和「小學雞」不會自動走出來,一定出自父母教導無方或者是不敢教。

說回「小學雞」這件事,一個 6 歲的小孩子,在商場叉起隻手,大聲對父母說:「你無權帶我來這裡!我根本不想來,你『夾硬』載我來,我報警。」父母在旁的表現竟然是「粒聲唔出」,十分尷尬,誰知「小學雞」變本加厲,再這樣說:「你唔識教我!你唔識教我!」

上一代的家長,很容易便把這個難題解決,他只需重手掌摑這名「小學雞」,或叫一聲:「我是你父母,我無權那誰有權?」小學雞便會立即收聲了。你會問:「為甚麼這一代的家長呆在那裡束手無策呢?」 我們這一代的家長,因為經濟與奉行核心家庭,與上一代不同。上一代父親外出工作,母親相夫教子,在家的子女,因為有母親在家,無論父母怎樣對他,都會覺得父母是愛錫他的。但是這一代的家長,父母二人都要外出工作,子女放學回家後,沒有父母照料,甚至直至晚上 8 時,父母才會出現,當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十分疏離,這會衍生一個怎樣的現象呢?

這會衍生一個父母充滿內疚感的現象,這種內疚感的產生,完全因為父母覺得整天不在家,沒有好好照料孩子而衍生出來的。這種內疚感,我亦曾感受過一次。

那一次我在喇沙任辯論會的老師顧問,為了帶學校辯論隊與另一名校比賽,結果忘記湊女兒放學。到記得回家接女兒時,她已經在街頭站了一個小時,她見到我走來,只幽幽地說:「爸爸你忘記來接我了。」當時我內心充滿愧疚,立即對女兒說:「我來遲了,爸爸忘記了!」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我便問女兒:「你喜歡甚麼?我買給你吧!」「我要買珍寶珠。」我立刻買給她。其實,以我當時的心情,女兒就算要我買個一千元的洋娃娃,我也會買給她!

這一代的家長,教導子女進退失據,把縱容當作愛錫,是否因為內心充滿內疚,像缺少了一片拼圖。

若如是,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努力找出內疚的根源,接受世界沒有十全十美這回事!為人父母,要盡力而為,盡力愛錫子女便無愧於心了!既然無愧於心,便可以重振父母威,好好地教導子女。

學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

撰文:許龍杰醫生

兒童精神病學 (Child Psychiatry) 首要處理的課題,是要分辨小朋友的行為是正常還是失常,而正常與否,就應跟據兒童發展心理學 (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的規律作判斷。但在現實情況下,難道家長要找來一大堆兒童發展的專書,對著教科書來觀察孩子嗎?這實在費時失事。而其中一個較為簡單的方法是:問一問孩子的學校班主任。

大家有聽過小朋友會年年升班,小一升小二、小三升小四,但有聽過老師會升班的嗎?一般而言,很多老師都會經年累月教授同一級別的學生,年資長一點的老師,更可能十多年都對著相同歲數的小朋友。如此累積下來,接觸同一歲數的學生可能數以百計。

兒童的發展評估首重同齡兒童之間的比較,把大量的數據樣本以統計學的方法,釐定正常與不正常的參考定義。一位資歷豐富的老師,她本身的教學經驗裡已包含了相當大的樣本數量 (sample size),可以據之判斷何謂正常和不正常。

比方說,今年9月小一開學,一位班主任又要面對一班30人的新同學。在評核每一位個別同學之時,班主任都會在腦海中不自覺地把眼前的小朋友,跟以往教過的同一年齡學生作出比較。假如在比較之下,發覺學生有點「不妥」、「怪怪地」,這種感覺其實已經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只是老師們不自知。

很多家長都對學校和老師有很大的不信任。筆者也觀察到,學校和老師有一些常見的評估盲點(例如普遍對成績好的同學的行為標準較寛鬆)。但要記著,家長每天對著的,只是自己那 1、2 個子女,但學校和老師,對著的可是上百個學生。要分辨小朋友的情緒和行為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學校和老師的意見,絕對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