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子女負面情緒 家長同理回應

撰文:李慧芝(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

我不時聽到朋友或家長提出疑問,說他們都曾經運用同理回應的方法,來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但始終未能有效處理子女的負面情緒,孩子的脾氣和行為問題也沒有得到改善。當我再追問他們當時是如何回應子女的情緒時,他們普遍會有以下的回應。

例子一)安慰孩子

孩子不滿意自己的表現而開始發脾氣時,父母回應:「你毋須這麼生氣,你這個年紀能有這樣的表現,其實已經做得很好。再者,你盡了力便是了。」顯然父母是想安慰孩子,也希望藉著肯定他們的努力和表現,令孩子可以釋懷。

可是孩子當下的失望和沮喪的心情並未被看見,孩子心裡可能更感到深深不忿,就是「明明自己盡了力,又在父母眼中做得好,為何仍未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結果呢?」因此,要更貼近孩子經驗,父母可以同理回應:「我看到你很生氣,因為你已經很努力,很希望達到你的目標,可是結果事與願遺,你一定很失望。」

例子二)舒緩孩子緊張情緒

孩子很想參加同學的生日會,但又很害怕面對人多的環境,因此在生日會中表現退縮,父母回應:「你不用害怕,他們都是你熟悉的朋友,大家都會很樂意和你玩,你可以嘗試主動去和他們打招呼。」

在這個例子中,父母是希望利用理性和客觀的情況說服孩子,並提出一些建議,以減輕孩子的焦慮和不安。父母雖然有良好願望,但同時亦傳遞了另一個訊息,就是孩子的反應過大,他是沒有必要感到害怕的。孩子也會因此否定自己的感受,這不但無助於建立兒童的安全感,反而令孩子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

要幫助孩子舒緩害怕的情緒,父母可以回應:「你看來很害怕人多的場合,這會令你感到有點不安,我們可以先坐在一旁,等到你覺得舒服和自在一點時,我們再過去和同學玩。」

事實上,同理回應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孩子的每一個片刻都在經歷不同的事情,亦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變化,父母運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目的並不是要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他們是可以信賴父母,並在父母身上建立正向自我價值和安全感。因此同理回應並不單單只是一種育兒技巧,更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態度,就是願意放下成年人的眼光,用心去進入孩子的世界。

升小申請 家長如何為子女選校?

撰文:激活英文小學羅煦鈞校長

小一入學申請已經開始了,家長可如何為子女選讀適合的學校呢?如何了解一間學校才是正確?孩子的特質固然重要,但小朋友的可塑性很大,相對來說,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和學校是否能夠符合家長的期望就更為重要。家長可從以下途徑了解一間學校:

  1. 學校網站

很多家長都會通過學校網站了解學校,但不同學校網站的設計方向都不一樣,不容易互相比較。不過網站一般可以提供一些基本資訊,算是一個方便了解學校的途徑。

2. 小學概覽

《小學概覽》也是一個可以取得學校基本資訊的途徑。但和網站相反,由於《小學概覽》的版面對標題和字數設限制,看上去似乎較容易比較,但很難看到學校特色,所以《小學概覽》也只能算是提供多一個方便的途徑供家長認識學校。

3. 通過「口碑」了解

收集不同人對學校的評價,即一般對學校的「口碑」,可以是一個了解學校的重要途徑,事實上亦是大部分家長考慮的重要因素。不過,通過「口碑」了解

學校,家長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各人的觀察可能都是不完整,而且學校是會改變,家長要多聽不同人的意見。第二,各人對教育的期望都不同,別人認為重要的優點,你卻不一定認為重要,你甚至可能認為是缺點。

4. 參觀學校

參觀學校又如何呢?有人懷疑參觀學校是否可以看到真面目,但筆者認為親身接觸還是重要的。每一間學校都有她期望讓公眾了解的訊息,亦即是學校所重視的元素,這可以在參觀時了解得到。這間學校希望大家知道,她的學生有良好紀律,還是活潑自信呢?她強調學術水平高,還是多姿多采的活動呢?家長從中便可以有所比較。

清楚自己對教育的期望,有自己評估的方向,便不容易被表面的東西所影響。為子女選校並不容易,但假如家長能夠清楚自己想要的,再多用不同的途徑去了解,相信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與其過度保護 不如陪伴經歷高低起跌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李慧芝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好友分享了一段短片,記錄了她5歲的大兒子示範如何用鋸齒小刀切西蘭花,經剪接後的短片約3分半鐘,全程由媽媽負責拍攝。在短片中,男孩的刀法談不上熟練,但臉上卻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而且還解說得頭頭是道。

作為一位治療師,筆者也很贊同媽媽的做法,就是放手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和汲取經驗,因為畢竟鋸齒小刀的傷害性有限,即使真的割傷了手,最多也只是皮外傷,小孩子也會很快復原。可是我作為一子之母,觀看著整個過程,也不其然擔心起來。

小男孩順利切完整棵西蘭花,我也頓時鬆了一口氣。我心裡十分欣賞男孩的耐心和努力,但我更佩服這位媽媽的勇氣。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在放手讓孩子嘗試,以及擔心孩子遭遇挫敗兩者之間掙扎著。許多父母在理性上明白孩子需要有適度的空間自主自決,並從中建立責任感和自信心。然而作為愛錫子女的父母,也同時會不忍看到孩子遇挫折或經歷痛苦。這些擔心和焦慮,會驅使父母以不同的方式保護孩子免於犯錯,例如為孩子做決定,替孩子完成他們應負的責任,又或是說服孩子以父母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等等。 父母擔心子女遇挫敗,都是基於愛護他們,這亦是人之常情。然而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大的愛,並不是去保護孩子免於犯錯和受傷,而是陪伴孩子經歷種種高低起跌和成敗得失。這一種陪伴包含了對子女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就是尊重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並且信任他們有能力承擔其選擇的後果,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能百分百的支持孩子的決定。

沒有人能保證孩子的人生一帆風順,但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子女感受到自己是絕不孤單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滿有自信地不斷探索、學習和發展所長。

網課上不停 在家齊護脊

撰文: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偉筠

在這個年代,疫情影響下,小朋友不時要在家上網課。即使復課,網上教學亦比過往多。小朋友做功課或使用電腦時,經常出現不良坐姿,影響脊部發展。小朋友和家長可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護脊運動,和改善小朋友坐姿,有助舒緩脊椎的疲勞。

避免養成不良姿勢 

家長要避免子女養成以下不良的姿勢,影響脊部發展。當小朋友做功課時,應該避免側向一邊坐,因為這種姿勢容易令脊部左右用力不平均,引起脊柱側彎等脊部問題,同時亦應該保持頸部腰部挺直。

當小朋友使用電腦時,頸部亦不應過於向前傾看顯示屏,因為這樣會容易令頸部勞損。家長亦應提醒小朋友保持頸部及背部垂直,並選擇可調校高度和配備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以承托背部手和手腕。另外,顯示屏亦需要置於不高於眼睛的位置。每使用電腦 30 分鐘,就應該作適量的休息。

當搬運地上重物時,應該避免向前彎腰搬運地上的物件。首先,作半蹲姿勢,須保持腰部挺直。然後,雙手拿著重物,使重物盡量靠近身體。最後,用大腿肌肉站起,腰部保持挺直。

伸展頸部運動 

功能:有助舒緩頸部肌肉之緊張

步驟:首先,頭部轉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然後,頭部向上下方向望,各維持 10 秒。

   接著,頭部側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膞頭運動

功能:有助舒緩肩膞肌肉緊張

步驟:手放肩膊,手肘向前後方向各轉動 10 次。

伸展胸肌

功能:有助伸展胸前肌肉,改善寒背

步驟:緊握雙手在背後,盡量提高雙手,維持 10 秒。每天重複動作 10 次。

伸展腰背肌肉

功能:有助舒緩腰背肌肉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放在膝頭,然後向前彎腰,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雙手撐腰,再向後彎腰,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體側肌

功能:有助舒緩腰部體側肌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撐腰,腰部轉向左右兩邊,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每一個方向維持 10 秒。

    然後,舉起左手向右彎,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舉起右手向左彎,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不要強行改變主導手訓練小肌肉有辦法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相信大家身邊,甚至自己,小時候是「左拗(左撇子)」,但被父母強行轉化成「右拗(右撇子)」,方便教學。其實哪一隻手是主導手,是取決於先天因素,家長不應干預,反而可以提供適當引導,及以不同活動強化幼兒的手部肌肉發展。假如幼兒的小肌肉發展欠佳,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及日常生活的表現。

百分之十的幼兒是沒有明顯的主導手,家長可以嘗試輪流從他們的左邊或右邊提供一些食物或玩具引導他們抓握,便可能會發現他們的主導手,由於他們選擇哪一隻手是先天因素決定的,家長不宜嘗試去改變他們。

家長反而應該積極提供足夠的小肌肉活動,刺激幼兒使用手的力度及靈活性。家長可以直接觸摸其手掌的前後,更可以細心觸摸他們每一隻手指,或以自己的手指與他們相同的手指做「點蟲蟲」活動。雖然他們不會明白,但家長可以在過程中說出大拇指和食指等名稱,有如足球比賽的旁白,讓他們察覺自己有不同的手指。

家長也可以先手握拳頭,然後彈出不同的手指,或以相反程序,先張開手掌,然後讓不同手指捲曲起來。幼兒在初期是絕對不能準確指揮自己哪一隻手指動或不動,所以家長可以以趣味遊戲的方式進行,不要強行他們完成指定動作。

家長可與他們玩類似「小明小明」的動作,用自己的雙掌夾著他們的小手,做出不同手掌磨擦的動作。他們初期是被動參與,當他們不斷成長後,他們可以變為主動參與。

家長還可以使用手掌做很多活動,最常見是引導他們自己拍手掌,與別人揮手或握手。在他們飲奶的時候,引導他們自己扶著奶瓶,及後更應要求他們自己手握著,他們的小手自己開始發展出應有的強度。

幼兒每天都需要進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不同款式的食具,他們小手的神經會探索究竟如何操弄刀叉匙羹,而碗碟也有大有小、有輕有重,都可以讓他們感受應該是單手還是雙手搬動,家長可以先提供一些塑膠小型餐具進行實習,日後才使用家庭常用的餐具。

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玩具,刺激他們的手做不同動作,如推、拉、砌、穿、拼、拋和擲等不同的動作。當家長為子女提供多元化的玩具,便可以有不同類別的小肌肉活動。最後,文具是他們需要學習小肌肉操作的主題,家長應該按他們的歲數,提供合適的文具讓他們嘗試,如蠟筆及擦膠,刺激手部活動功能。

口部肌肉發展要訓練 為語言能力奠基礎

撰文:言語治療師郭子欣

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都不同,有些小朋友我1歲多便能講出不同單字,2歲便能說出句子,與人溝通。但有些小朋友的語言能發展則較慢,事實上口部肌肉發展對進食及語言能力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可以不同小遊戲,訓練小朋友口部肌肉,為其語言能力發展打好基礎。

口部肌肉包括面頰肌肉、唇部、舌頭及下巴的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以及進食經驗轉變而不斷進步。口部肌肉的力度、控制、靈活度及協調性更是影響幼兒學習說話的重要因素。

幼兒日常進餐過程其實是很好的練習機會,但有些個案卻是因為經常進食細碎甚至糊狀食物,而導致咀嚼能力未能正常發展,既影響進食,亦影響語言發展。常見的情況如流口水及發音不清晰或準確,所以口肌問題必須正視。

以下是一些訓練口部肌肉的簡單小遊戲,希望能透過有趣活動改善小朋友口肌能力,為語言能力發展打好基礎。

吹氣練習

玩法

首先預備一個盆,家長及小朋友面對面,把盆放在二人中間。然後加入半盆水,把一隻紙船放在家長的一邊,船內放上小朋友喜歡的食物或小禮品(如:貼紙等)。家長先把紙船吹向孩子的方向,小朋友便可以拿走船內的食物或小禮品,如果小朋友想再獲得食物或小禮品,必須把船吹向家長的方向。 透過這類吹氣練習,能加強舌頭向後縮以及圓嘴的能力,加強下顎的穩定性和控制度,以提升說話清晰度。

咀嚼練習

玩法

把較硬身的蔬菜或水果(如:甘筍、青瓜、西芹和蘋果等)切成條狀,長度及粗度如食指相約。家長拿著蔬菜條的末端,然後把食物放到小朋友的大牙中間,以鼓勵小朋友運用大牙咀嚼。家長需要固定食物的位置,當孩子咬一下,家長便將食物推入一下,直至小朋友把整條蔬菜條吃光為止,左右兩邊交替練習。家長可因應小朋友的能力,調節食物條的粗幼長短及軟硬度。

咀嚼時需要嘴唇、舌頭及下顎等等的口部肌肉互相協調,而語音發展也是透過不同口部肌肉的配合發出不同的語音,所以咀嚼訓練有助改善發音清晰度。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責罵無助解決問題愛的語言助家庭和諧幸福

撰文: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張偉菁校長

在職媽媽同時兼顧家務和照顧小孩,難免會覺得十分疲累。媽媽走到客廳,看見小朋友灑滿一地的玩具,頓時感到憤怒,忍不住便責罵孩子。但其實家長可以使用「愛的語言」教導孩子,冷靜又有愛地解決問題。

筆者個人很欣賞一個嬰兒配方奶粉廣告。一開始時,一個 2、3 歲的小朋友在屋內走來走去,搬動很多不同類型的玩具到後花園的泥地上玩耍,過程中把泥土和碎石等帶進屋內,當然過程中少不了跌得滿地的玩具。媽媽看到後,臉色一沉,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小朋友看見媽媽的臉色後,亦似乎意識到媽媽的怒氣。怎料鏡頭一轉,媽媽竟從背後取出一副「女飛賊」式的眼鏡,對孩子扮鬼臉。於是烏雲散盡,母女擁作一團,原本的低氣壓被笑聲爆破,藏身於窗簾後的爸爸也可放心繼續「嘆」他的咖啡了。

聰明的廣告創作人給我們上了一課:更糟的事情也可以有令人喜悅的解決辦法。

解決問題只取決於態度

媽媽們在甚麼時候對家人最不滿呢?不是在母親節收不到禮物,亦不是丈夫和孩子忘記了妳們的生日,更不是為家人預備飯餐 ─ 而是在辛辛苦苦忙完家務之後,家中的其他成員卻任意地把原本整齊的客廳弄得亂七八糟!大家有同感嗎?

假如以上的事情發生在妳的身上,妳會如何處理呢?大吵大鬧?還是罵孩子罵丈夫呢?

有一個母親在廚房裡忙了一個上午,午餐也準備好了。當她到客廳時,只見到滿地玩具。她先喝杯冷水,就對不足 3 歲的孩子說:「啊!滿地的玩具,都是你玩過的嗎?」孩子笑嘻嘻點頭。「媽媽做了很多家務,現在很累了,我需要你幫忙,把玩具收拾好,你可以幫媽媽這個忙嗎?」她說。孩子開開心心的開始收拾玩具了。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這個媽媽用了一個很有效的策略去教導孩子,這策略就是「愛的語言」。她首先「觀察」情況,冷靜地了解問題,代替直接斷言是孩子把客廳弄亂。她再而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媽媽很累了),然後她清楚坦白地表達她的「需要」(把玩具收拾好),最後以摯誠的態度表達出她的「請求」,所以孩子可以在她清楚的表達中收到準確的信息,知道如何配合母親,不需要胡亂猜測媽媽發怒的原因。 家庭幸福要刻意經營,家中每一個成員必須讓「愛」融入生活之中。愛包含忍耐,日常生活的溝通中,要冷靜觀察,要說出感受,要提出需要,更要表達請求。家人相處最忌互相指責猜疑,有期盼就要坦白表示,藉著上述4個要素,誠實地表達和關切地傾聽。家庭是一個「愛」的組合,「愛」這個字看似簡單,實則它千變萬化,隨時間而遷移。它如一顆種子,要相愛的人去灌溉、去栽培。孩子有時的確難教,但只要我們肯放下自己的成見,營造「愛的語言」這種非暴力的溝通方法,父母子女必定獲得和諧和幸福。

疫情困獸鬥 家長幼兒同受壓 照顧情緒有辦法

早前第五波疫情中,全港停課,提早暑假。但疫情肆虐,即使提早放暑假,家長都無法帶小朋友外出,生怕受感染。長時間困在家中,一家人猶如困獸鬥,情緒難免會受影響。有組織早前就疫情對親子關係影響進行調查,發現近六成半受訪家長認為同時要兼顧工作、家務和協助子女學習,令他們倍感壓力;近半數表示親子關係惡化。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與香港大學、香港小童群益會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聯合策動的「賽馬會童亮計劃」,於今年5月透過網上問卷方式,訪問700位家長,發現8成受訪家長疫情期間普遍對子女的學習進度、親子活動及身心健康感到擔憂。

作為家長,擔心家中的幼兒,早前又要搶購糧食。如果是在職家長,更要一邊應付工作,一邊照顧家庭。焦慮、驚恐及嬲怒等情緒便會不斷出現,影響情緒健康,更會影響親子關係。在這時候,家長要提高抗逆力,先照顧好自己身心,才能照顧家人。

  1. 適當收取疫情資訊

    網絡的方便,讓我們一時間會收到大量不同資訊。適當地收取資訊當然能令家長更有效照顧家人,但過量的資訊反而會造成心靈壓力,如果家長覺得壓力過大,有焦慮的情況出現,不妨關掉新聞,放下電話,讓自己安靜下來。

  2. 靜觀練習

    「靜觀」是指「有意識地、不加批評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John Kabat-Zinn, 2013) 。家長可以在家嘗試進行靜觀呼吸,在一個舒適的位置慢慢閉上眼睛。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留意身體的感覺。

  3. 正面表達情緒

    當家長見到孩子做錯,或家人的行為不如期望,總會容易情緒失控,怒罵家人。家長可以在自己情緒爆發之際,深呼吸一下,先離開「案發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待情緒回復平穩時,再正面地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

照顧了自己的情緒後,家長也要留意幼兒的情緒變化。幼兒因大部分時間未能上學,無法與朋友遊玩,也有可能出現情緒問題。家長可以留意幼兒有否變得「黐身」、情緒起伏大或睡眠及飲食模式改變等。若察覺幼兒情緒出現變化,家長可關心他們的需要和感受,細心傾聽和協助他們描述,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和愛,再一起設法解決問題。

一家人在家的時間變多,可以一起做小手工、做甜品,或邀請孩子幫忙做家務,善用這段在家的時間,促進親子關係。

【#PD新聞台】疫情困獸鬥 家長幼兒同受壓 照顧情緒有辦法

有組織早前就疫情對親子關係影響進行調查,發現近6成半受訪家長認為同時要兼顧工作、家務和協助子女學習,令他們倍感壓力;逾4成家長更表示親子關係惡化。 家長要先照顧好自己身心,才能照顧家人。家長如何減壓?一起看看!

分類
家長園地

孩子無法坐定定上網課懲罰了就會乖?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孩子在家上學,不願坐定定,又不願意做功課,反而是打機打了一整晚,你的做法是:沒收了他的手機兩個星期作懲罰?這個做法真的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嗎?其實懲罰只是一種控制方式而已,只會讓孩子覺得受到控制,進而強化孩子的弱點,和父母育兒的初衷是完全的背道而馳的。因為懲罰強調個人的權威力量(即對他人的要求),常表現出一種命令語氣的陳述,而且很少考慮情境因素,是一種追究既成事實的行為。一旦懲罰不當,更可能使孩子的行為逆向發展。

有許多父母在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下,認為改變子女不良行為的不二法門是獎勵和懲罰。近年阿德勒學派主張「自然後果」及「邏輯後果」,自然後果是最直接的後果,比如說吃了很少飯就跑去玩,結果肚子很快就會餓了。邏輯後果則是經由人為安排附加在行為之後,目的是協助孩子學習「自我負責」,但必須符合邏輯性,並為孩子所理解和接受,不然很容易就會流為「懲罰」。

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也是最能讓孩子平靜下來的方式,當孩子明白只要負責收拾好一時衝動做錯的事,真心彌補錯誤,就可以讓這個事件結束了。其實所有孩子都會心甘情願地努力收拾後果,甚至因為發現收拾太麻煩,而在下次衝動時收手。而孩子最討厭的,其實是以為將永無止盡地被懲罰或隔離,或是相反的,讓孩子誤以為只要處罰完了或是只要說一句「對不起」,別人就應該原諒我,就已經脫罪了。這樣家長反而就失去教導孩子「負責任」最好的時機。

自然後果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而邏輯後果則是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其實只要運用得當,生活上的小事都可以是教導孩子的好時機,但父母一定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以澄清與了解孩子偏差行為的動機為何,並給予適當的後果。但有些時候,孩子某些行為或疏忽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或身體傷害時,父母就不能運用自然的行為結果。父母除了尊重子女選擇決定權力外,仍要關心子女行為及安全,以自己的合理假設來取代可能產生威脅子女生命安全的自然行為結果。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以接納孩子的一切為基礎,以真誠的心去對待他們,相處時不但要有「量」(時間和機會), 更要注重「質」,常常促進親子間更深層次的感情,不斷累積快樂的回憶,並視孩子為一個有價值和尊嚴的個體的話,相信父母管教孩子時,「自然」也會得心應手。

長困在家學業壓力難解 兒童精神問題勿輕視

撰文:許龍杰醫生

沉重的學業壓力、父母的期望,再加上疫情下無法上學,長期困在家,小朋友的精神壓力也不容忽視。小朋友也會患上焦慮症等兒童精神問題,若發現小朋友的行為有異,便應盡快尋求協助。

筆者身為精神科醫生,每天都有很多家長帶小朋友來看病,由家長的口中,也得知現今香港小朋友的學業壓力真的很大。接二連三地在新聞報道中聽到學童自殺的個案,不但令人神傷,而且在診症室中也常常看到因學業壓力引致焦慮的小朋友前來求診,需要專業的輔導和協助。近幾年來,公立醫院的兒童精神問題個案急升,兒童精神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更延長至 2 至 3 年,可見需求是多麼的迫切。

很多人一看見「精神病」三個字,都會覺得很「得人驚」,更難以想像兒童精神問題。一般人談起精神病人,就會覺得他們「失常」,無論是思維、情緒和行為方面。「失常」一般而言是相對於「正常」,那究竟甚麼是「正常」呢?卻沒有人說得準。 在小朋友身上,要定義何謂「正常」就更困難,因為兒童一般都仍處於發展中的階段,一個大人賴在地上大吵大鬧發脾氣,當然是失常,但對於一個 3 歲的小朋友來說,則可以是正常。同樣情況出現在一個13歲的年青人身上,又會令人覺得有點怪怪的。

真正可靠的方法,是由專家通過觀察和記錄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和行為,去找出大部分人的發展規律 - 這就是所謂的「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進路,再以此對照個別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看看他與同齡的小朋友是否相符,再判別是否正常,有否出現兒童精神問題。

當然,除了這方法之外,也要看看小朋友有沒有其他特殊的情緒、心理和行為徵狀,以判別小朋友是否患有兒童精神問題。這就是兒童精神病學 (Child Psychiatry) 所要處理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