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久咳?支氣管發炎?還是哮喘?

撰文:鄭萃雯

小朋友咳不停,咳嗽情況往往持續整整一個月,尤其到半夜三更最嚴重,咳醒、咳至失眠,再倦極睡著,對小朋友、大人,都是折磨!到底為何久咳不止? 氣管敏感還是發炎? 請教醫生,原來這也屬於哮喘!

孩子年紀小,氣管自然會比較幼、比較窄,就算只是普通傷風感冒,亦較容易有鼻塞、鼻鼾,甚至氣促的情況。不過和支氣管炎不同的,普通傷風感冒大約一星期內會康復,但支氣管炎的咳嗽持續時間可以長達二十多日,所以由發病起持續咳嗽一個月,絕對不足為奇。

這又引申另一個問題:為何會有支氣管炎?醫生說,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體病毒(RSV)。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經飛沫及空氣傳播。它會令氣管收縮、發炎,並產生痰涎,痰涎積聚又令氣道進一步狹窄,刺激患者咳嗽,造成惡性循環。醫生指,這些情況可能會處方氣管擴張藥,讓小朋友病徵減退,靠自身的免疫力擊退病毒,不過小朋友一旦試過感染RSV,氣管某程度上亦受過破壞,日後演變成哮喘的機會亦增加。經醫生這樣一說,我的大兒子過往的確因感染RSV入院,而之後每次感冒咳嗽,所需的康復時間均比小兒子長啊!

「那麼你的大兒子應該是有哮喘了。」醫生這一句結論,絕對是我最不想聽到的。哮喘,最壞的可致死亡啊!等一等,這是最壞情況。醫生補充,哮喘其實分為四級。

第一級 偶發性哮喘

通常因為感染呼吸道病毒,例如RSV或過濾性病毒引起,一年中偶發幾次,其餘時間正常。所以只要在氣管收縮、氣促時候使用氣管舒張劑紓緩不適,無甚副作用,亦毋須長期用藥。

不過如果無適當紓緩氣管收縮問題,氣管會越來越容易收窄,哮喘有可能升級。

第二級 輕微持續性哮喘

患者大約一個月會發病一至兩次,氣管舒張劑不足以處理,需要以吸入式類固醇「治本」,控制發炎情況。吸入式類固醇有分不同的度數,醫生會按情況,處方不用劑量,有需要時使用。

第三級 中度持續性哮喘

患者平均每星期哮喘發作一次,每日需要使用氣管舒張劑。

第四級 嚴重持續性哮喘

患者每天都要使用氣管舒張劑,每日三至四次,同時要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控制病情。

經醫生提醒,我以後不應再害怕讓小朋友使用吸入式氣管舒張劑了!及早紓緩孩子咳嗽氣喘,長遠亦希望可以避免哮喘情況惡化。

分類
家長園地

幼稚園必問的七種面試題目

撰文:資深升學專家 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先生

有家長問我,幼稚園面試有哪些題目是必問的,答案是︰「至少有七種題目是必問的!」為甚麼必問這七種題目?因為兩歲多的小朋友只識答這些題目,深的便會啞口無言了。以下便是這七種題目的問題︰

一、你叫乜嘢名?

(題種︰考自我)

建議答案︰我叫陳小明

重點︰答全句,有subject,有verb;全句有禮貌,剩答陳小明無禮貌,切戒。

二、邊個帶你來考試?

(題種︰考親子關係)

建議答案︰我爸爸媽媽帶我來

重點︰最好爸媽都來,家傭姐姐或嫲嫲爺爺帶會打折扣。

 三、爸爸媽媽假日帶你去邊度玩?

(題種︰考親子活動)

建議答案︰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沙灘(夏天)、農場、科學館、天文館、圖書館

重點︰宜帶孩子去平日少去的地方,最好是接觸到大自然及益智地方。

四、老師拿起蘋果問︰這是甚麼?

(題種︰考認知)

建議答案︰這是蘋果。亦可以加多句,我鍾意食蘋果。

重點︰認知題可以無所不問,例如除了水果,可以問文具、交通工具等。

 五、將枱上個橙交給媽媽。

(題種︰考接命令能力)

建議答案︰好。立即把橙交給背後的媽媽。

重點︰接到命令要立即執行,忌猶豫不決。

六、將膠綫穿過珠仔個窿。

(題種︰考小肌肉運動)

建議答案︰好。立即行動,不成功再試。

重點︰永不放棄,直至成功。忌未試便放棄。

七、面試結束前校長在考生襟頭貼一張貼紙

(題種︰考突然反應)

建議答案︰多謝老師、校長;然後說再見老師、再見校長!

重點︰一定要多謝,之後才說再見,缺一不可!

怕生:陌生者焦慮

撰文: 香港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

談到情感(Attachment)建立,我們不難發現,孩子早在嬰兒期(約初生至兩歲),已經會出現焦慮感(Anxiety),當中包括有陌生者焦慮(Stranger Anxiety)及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這兩種焦慮,多半會在孩子六個月至一歲期間開始出現。這次我們將集中談談陌生者焦慮。

簡單的說,陌生者焦慮即父母常說的怕生,而衍生出的行為就是我們常說的「認人」了。「怕生」的情度有深有淺,淺的可能只是顯出不願意讓陌生人抱、避開陌生人的視線等等,嚴重的可能連陌生人看一眼,也會感到非常不安,甚至嚎哭一頓。

首先,我得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怕生應被視為一個正面的發展訊號,這代表著孩子有能力分辨出照顧者與其他人。父母們不應過分憂慮。

其次,嬰兒對陌生者的反應,往往會因為外間環境不同而改變,包括當時的客觀環境、陌生者對嬰兒的行動、嬰兒與親密照顧者的距離、親密照顧者對陌生者的反應等等(Keltenbach, Weinraub, & Fullard, 1980)。例如,親密照顧者以正面的說話及語氣與陌生者交往,孩子的反應也會較正面(Feinman & Lewis, 1983)。

所以,父母們如果想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減少不安的行為出現,可以先從自己的行為方面著手,在面對他人時,增加笑容、提升主動性、改善語氣及身體語言,別忘記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呢!當然,父母也不需要急於在一時三刻改變嬰幼兒的行為,當他們能夠發展出自我約制(Self Control)的能力時,他們在處理焦慮方面的表現,可能會有大大的進步!

怕生這個情緒,其實一生都會跟著我們的,你能夠揮灑自如地在陌生人面前演說嗎?在面試時,你會感到焦慮嗎?所以,一點點的焦慮,是正常的,最重要是,我們如何可以提升焦慮時的表現?

芬蘭學生從「廚房教室」學習家庭經濟課

撰文:財商教育協會課程及培訓總監關顯彬先生

烹飪、家事、理財,你敢讓孩子上這樣的課嗎?學煮飯? 學做家事? 學經濟理財? 究竟這是甚麼課程? 原來這是芬蘭教育高小至初中開始「家庭經濟課」的三大主題了,當中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芬蘭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堅持讓學生在體驗式場景中學習抽象的理論概念,讓學生真正從「做中學」。 這對香港的家長和學生有甚什麼重要的啟示 ?

其實這門課跟經濟學沒有直接關係,它本來是一門生活教育課,目的是讓孩子從中掌握做飯、做家事、家庭理財這三方面日常生活技能,學好這些技能,一方面讓自己學會獨立生活,另一方面能夠使環境永續化。

第一項技能先是「學煮飯」,分烹調和烘焙兩類。 學生不僅要學習食物烹飪、烘焙的知識和技能,如準備食材、讀懂食譜、識別食物的營養成分、使用烤箱做飯等;還要學習飲食文化,如食品安全、食物鏈、飲食文化與宗教等 ;以及如何正確地擺放餐具、餐巾紙和杯子等。 在實務操作中,逐漸學習食物知識和飲食文化。 沒想到,做這件小事,竟成了芬蘭人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像的場地。

為了提供學生學習的真實環境,每所學校都設有「廚房教室」。 早上的第一、二節學生不是上學術理論課,卻先做菜。 課堂做的飯菜,就是做自己當天要吃的午餐,很有趣。

第二項生活技能則是「做家事」。 家庭經濟學課可不只是教會小孩做家務,更是透過家務讓學生養成永續的生活習慣。 在這門課的薰陶下,孩子養成了及時清理廚具的習慣,會自己用洗碗機洗刷一家人的餐具,還知道怎樣手洗餐具最節約用水;也具備了環保意識,懂得珍惜食物、垃圾 分類;同時,也能讀懂衣服上面的洗滌說明,更有效的使用洗衣機。

第三項生活技能則是「做家庭理財」。 那項技能可謂用意深遠:透過這些深度參與的家務活動,讓孩子全面了解家庭消費的結構,如何用有限的錢,規劃、分配、安排家庭生活,讓孩子從小具有消費意識和理財能力,從而培養 孩子財商智慧。

原來芬蘭家長每個月都會給孩子「生活費」,有的家庭是每週分發。 如果他們照顧好弟弟妹妹,或主動在家做清潔,還能賺錢。

孩子接觸的「兩文三語」

撰文:鄭萃雯

一日下午,我一對兩歲半的孖仔左右仔在吃自製啫喱杯。哥哥突然說: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吓?扣咩?」「幫我扣扣。」

此時,哥哥將啫喱杯和小湯匙推給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你想我幫你掏乾淨杯底的啫喱!」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這句短短七個字,就包含了兩文三語─粵語、英文、褔健話。懂褔建話或台語的朋友就明白,哥哥所講的「扣扣」,不是「扣鈕」的「扣」,而是粵語發音近似「扣」的褔建話,有「刮、掏、挖」的意思。如果哥哥對著他們百分之一百廣東人的爸爸說這句話,我相信爸爸猜到太陽落山也猜不出其意思來。那麼「扣扣」這個詞語從哪裡學來?其實沒有人專程教左右仔,相信只是我媽在家中習慣說褔建話,左右仔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這樣學了起來。至於英文「Please」的出現,相信很多人也想像到,主要來自家中的外傭姐姐。

是否年紀越小,越接觸得多不同語言就越好?不一定。有兒童精神科醫生說,香港不少家庭的語言環境都「七國咁亂」,父母說粵語、袓父母說中國方言、外傭講菲律賓式英語或印尼式粵語。越多不同的語言,對幼兒來說會越無所適從,建議讓兩歲前的小朋友,盡量在單一的語言環境成長,先大致掌握好一種語言後,再在生活中引入另一種語言。

比方說,家長想子女英文好,特意聘請菲律賓藉外傭(因為菲傭一般堅持說英語、印傭大多會學廣東話),醫生亦提醒家長,最好都盡量配合在家中以純英語對話。中英夾雜無助孩子學好語言,更有機會令幼兒理解混亂,影響語言發展進度。

孩子過分依戀物品怎麼辦?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一個朋友五歲的女兒,自兩歲開始,便出現「戀物」現象,無論幹甚麼都要抱著那個又殘又舊的玩具熊,幾乎整天不離手。舊玩具熊是她最重要的東西,不論到那裡,必須得把它緊緊抱在懷中。如果發現它不在身邊,就會煩躁不安、哭鬧不休。不久前,母親以衛生為由,將女兒的玩具熊扔掉,結果她哭了整整一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依戀某件物件是心理發育過程的一個階段,絕大多數發生在六個月大至三歲,並在約兩歲開始達到高峰期。從兒童心理學解釋,那些舊物件、舊玩具是幼兒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幼兒依戀物件的情形因人而異,有些幼兒的「戀情」短,有些則持續至上小學階段。幼兒會可能因突發事件或環境改變,催化幼兒焦慮的狀態,如生活環境突然轉變、遭受外界暴力對待、與親人分離等,這時幼兒就更需要以他熟悉的物件作伴作依靠了。

舉行「告別戀物」儀式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既然孩子對物件的過分依戀是由缺乏安全感引起的,若要解決此問題,就應從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入手。

一般在由三歲起導引幼兒戒掉依戀對象的習慣為最佳時機,因幼兒已有足夠的獨立能力。而家長與幼稚園老師以語言表達關愛與及時擁抱也有助舒緩幼兒不安的情緒。

另一方面,父母可為幼兒所依戀的對象舉行「告別」儀式,如「手帕告別式」,就是請幼兒用口述或畫圖方式,跟手帕真正說再見。一起把手帕收起來、埋起來,「切斷」所有會讓幼兒思念的可能性,但同時讓幼兒知道父母會好好放置有關物件,待他成長後取出來作回憶。

此外,不少兒童會對小棉被、小抱枕、絨布熊、慣用的浴巾等物品「上癮」。父母在選購這些幼兒用品時,需有意識地準備其他的物件替代,讓孩子無法對其中某樣東西「專情」。如果開始就準備兩三張小棉被、或是一個絨布熊家庭,包括絨布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小絨布熊和它的表兄弟姊妹等,讓孩子交替選擇,他們就不會容易對某件東西投入太多感情。

多作「無條件的擁抱」

父母平時應該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這種無條件的擁抱能給孩子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不要緊、你很安全!」等意思,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絕不會將小棉被或玩具熊當作他的「精神守護物」。

為甚麼小朋友吃飯時總是不專心?

撰文﹕協康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不少4至5歲的孩子吃飯時喜歡東張西望、弄這弄那、不專心,原來有機會跟他們操作餐具「笨手笨腳」有關之餘,還可能與他們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時間觀念仍在發展、對四周圍環境充滿好奇,甚或想逃避吃飯有關。

專注時間較短

4至5歲的孩子,一般都需要比成年人較長的用餐時間,一方面由於他們對餐具的運用還能是不太熟悉,會出現「論盡」情況;另一方面,孩子的咀嚼及 腸胃的消化能力未成熟,所以花上較長時間用餐,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有些孩子因為專注時間較短,自製能力低,又沒有時間的觀念,他們容易受到四周的環境吸引,看得高興忘我時,就連前面的飯菜也忘記了,往往要父母再三催促提醒, 才能繼續進膳,導致拖長了吃飯時間。

父母面對專注時間較短的孩子,可以嘗試營造一個固定、安靜、熟悉及佈置簡約的用膳環境,給孩子定立一個合理吃飯時間的上限,並不時提醒孩子吃飯的時限,務求在時限前完成進食。

對四周環境好奇

  另外,也有些是天生「觀察型」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經常透過眼睛觀察去學習新的事物,就連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用眼睛「東張西望」繼續學習,雖然他們在 吃飯的時候會四處張望,給人很不專心的感覺,然而,他們很少會因此而「忘記」了吃飯,只是在一邊吃時一邊望,陶醉於他們的眼睛觀察當中。 對於觀察學習型的孩子,與其讓孩子東張西望,家長不妨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與他們一起閱覽圖書,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當然,也有些是「混合型」的孩子,也有些東張西望的孩子,則是為了逃避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故意拖延時間,又或是故意做些小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罷了。 所以,若要解決孩子吃飯時東張西望的狀況,家長先要細心觀察及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

吃飯毋須過急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有時為了趕時間,看見孩子慢條斯理地吃飯的模樣,真叫家長心裡著急起來。 說到底,若是時間許可的話,還是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用餐時間,讓他們可以慢慢咀嚼,品嚐食物的滋味。 ;最後,家長也可考慮適度減少孩子進食的份量,讓他們較容易在飯桌上完成飯餐,一方面可減少父母與孩子在飯桌上衝突的機會,另一方面當孩子因為感到肚餓而 要求更多飯餸,直接增加他們進食的動機。

臭脾氣怎麼辦?

首先,我們得明白到,孩子能夠表達憤怒的情緒,對孩子發展自主性極為重要。在孩子踏入幼兒期時(約兩至三歲),當中的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正正就是「自主性發展」及「羞恥及懷疑」(Autonomy vs. Shame & Doubt)。我們應該處理的,是孩子因情緒而作出的行為,而非禁止甚至否定孩子的情緒。 

另外,憤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孩子有,父母也有。當孩子嘗試表達其憤怒的情緒時,他們會以父母為一個模仿的對像,當父母對孩子憤怒,或父母之間爭吵等,孩子會以此等行為作為發達及控制情緒的重要參考(Bandura, 1977)。父母之間的爭吵、惡意嘲諷、甚至暴力,都會提升孩子對憤怒的敏感性,並干擾了孩子的正常發展(Cummings, Pellegrini, Notarius, & Cummings, 1989)。因此,想孩子有好脾氣,父母得先留意自己的相處之道。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幼兒更有效掌控及減少憤怒的強度呢?Berkowitz及Thompson有以下建議(Berkowitz, 1973; Thompson, 1990): 

1. 忽略有冒犯性的行為:若有關行為目的是希望得到某樣特定物件(如玩具),父母不應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給予滿足,也不需要因其行為而給予責罰,只需要不作回應便可以了; 
2. 情緒角的使用:在家中設一安靜、沒有任何刺激或吸引的地方,作為讓孩子安靜的區域,當孩子爆發情緒,或作出不恰當行為後,可以安排孩子在情緒角安靜一下,這未必等如責備,而是讓孩子的情緒可以舒緩,情況就如便急需要上廁所一樣,這只是一個正常的需要。如果運用恰當,當孩子日後有情緒時,可能自然的就會跑到情緒角去舒緩一下呢! 
3. 喚醒與憤怒不相容的情緒,特別如對受害者的同情心; 
4. 減少接觸可能會觸動孩子憤怒的情況或事物:當孩子未完全建立一個自我控制的能力前,減少孩子憤怒的機會,也即等同減少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 
5. 解釋其行為的後果; 
6. 審視引起憤怒情緒的起因。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Barbara M. Newman, Philip R. Newman, Wadsworth, 2003, pp. 197) 


上述的方案,針對不同的情況,如孩子因憤怒而對他人作出暴力行為,父母可以專注於解釋後果及喚起其對受害者的同情心;如因想得到某物件而發脾氣,父母可以忽略他的負面行為等等。其次,上述的方案可以組合使用,例如當孩子在情緒角平復了,父母可以再向他解釋後果。最後,當然要視乎孩子的能力而選擇處理方案,舉例說,孩子還未會說話,你卻向他十分鐘連環解釋後果,似乎只會增加雙方之間的衝突。 

當父母決定了每一個情況的應對策略後,最重要的,就是一致性。簡單的說,一致性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其一,同樣的行為都會使用同樣的結果,不會這次就使用忽略策略,下次卻使用責罵,這會令孩子混淆;其次,就是每一名照顧者都會使用同樣的方案,從而加強向孩子表明「這行為是不恰當的」這個訊息。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動、不動的學習

撰文: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在社會資源貧乏的情況下,兒童沒有甚麼好玩或好看的事物;但當眼前的物件沒有任何細微的變化,也沒有詳細的語言或文字的指示,兒童卻能自己觀察眼前與之前看見的異同,或眼前與其他見過事物的聯想,更嘗試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見所聞,這就是主動的學習,除了腦袋的學習外,心理素質也會不自覺地提高了。

現代科技不斷進步,大家只要安坐在家中,便可透過電視或手機瞬間遊歷世界;究竟看電視或網路資訊是否需要很專心呢?原來能觀看視頻訊息,並不一定代表兒童很專心學習,因為這是被動學習的類別,需要眼前有色彩繽紛的訊息,還需要有持續的語言旁白,可能缺少其中一個環節都會變得不專心。

縱使現今學生仍然需要在課室學習,但在目前信息科技的協助下,似乎可以讓學生無遠弗屆地,看到遠方的情境,可惜當中仍有不足之處;他們需要親歷其境,置身其中,才會有更全面的體會及學習,現今的學習需要更多感官管道的參與,才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究竟有沒有其他選擇呢?

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的,但資源卻是有限的,是否可以無止境地以多感官刺激學習呢?大家是否需要停一停,想一想為甚麼越來越多人提出素食,或星期一素食一天;也有些人建議反璞歸真去過一些原始的生活呢?學習活動及安排可能需要有類似的行動,才能讓兒童領會學習的真諦,感受學習過程中的原汁原味!

要達到這個逆轉的狀態,需要家長及教師的引導,才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的潮流及習慣;現在有一些建議的活動可供家長及教師參考,如:嘗試關掉電視機的聲量,讓他們感受有如聾人一樣,只能用眼看而未能用耳聽地吸引訊息;也可以用布遮蓋電視機的畫面,使他們有如聽收音機,只能從別人的說話想像出當時的情景,在缺乏視覺協助下仍能掌握劇情,又例如將一些食物放在三隻杯的其中一隻,要求他們以嗅覺聞出食物在那一隻杯內,是很多的動感學習。

家長及教師在教學中做出一些小動作,當中可能產生一些不明朗的因素,使他們卻步,但同時亦會使他們產生更多的好奇心,經引導下可以有更大的學習動力,由動心及動腦開始,再帶動他們自己追尋自己想聽及想看的事物,成為主動積極的學習者!

讓座的再思 

羅乃萱:讓座的再思

一直知道,讓座是一種美德。

但活到這把年紀,看見進入地鐵車廂的人,大都是看著手機。如果我有幸坐到一個位置,會讓座嗎?坦白說,見到比自己年輕的,我會繼續安心坐下去。但若見到長輩,帶口罩滿頭白髮,步履不穩的,當然要立刻讓座。

不過要讓座的大前提是,我們的眼睛不能看著手機。否則,就白白錯過了這些眼前的「機會」。是嗎?

至於「被讓座」,則是直到目前為止,從沒有過的經歷。大概因為我染了頭髮,又走動自如,雖然年近長者,表面看起來還是歸類為「不用讓座」那群。

友人問我,如果真有人站起來「讓座」,會坐下來嗎?坦白說,不會。除非雙手拿著東西,人又累得要命,否則還是覺得「能站就站」。這大抵是一個中年女人的尊嚴與堅持。

孩子,這就是你的老媽我對讓座的思考。因為我所處的,正是這樣一個「讓與不讓」或「坐與不坐」的尷尬空間。

直至妳懷孕了,打電話問候你每天坐地鐵上班情況如何?你總是說:「沒人讓座」(特別是九龍線)。那些西裝男總是自顧低頭看著手機,目中無人,就算你的肚子愈來愈大,身邊讓座的仍是少得可憐,甚至一個也沒有。

面對著這樣一個冷漠得只見手機不見鄰舍的城市,心中已不好受。所以只能每天為你的出入禱告,希望有人大發善心,讓你「好坐」一會。其次,也讓我深思親子教育課題中,該如何鼓勵家長教導孩子「讓座」美德(因現在的家長多是為年輕力壯的孩子「霸位」居多)。

孩子,這樣深刻的教訓,大抵也讓你明白,他日若見到懷孕的婦女時,該怎麼做吧!

何凝:讓座這美德

小時侯就知道,要讓座給有需要的人,加上從2009年開始香港的不同交通工具上出現了「關愛座」,我以為這有一直流傳下來。在我剛發現懷孕時,也有向身邊正要臨盆的朋友說:「在地鐵上,應該會有人讓座給你吧?」她的回應卻讓我感到意外:「怎會? 我從懷孕至今,天天都搭地鐵上班下班,有人讓座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完了。」除了她以外,身邊有不少朋友跟我分享她們的經歷,告訴我不要奢望有人會讓座。

怎麼會?讓座不是從小就有學嗎?起初,我還不太相信。可是過去這幾個月,隨著肚子日漸長大,本以為會愈來愈多機會有人讓座的,沒想到,座位還是要自己爭取的。每次走進車廂,看到的都是一排排的「低頭族」,不是在看手機就是倒頭大睡。偶爾會有人抬頭看一下到達了哪個站,即使看到有需要的人,都會第一時間把頭轉回手機上,假裝看不見。

朋友總問說:「你有走到關愛座嗎?那些人應該比較會讓座?」以我的經驗,畢竟大部份坐在關愛座的人,都認為自己有需要才會坐下,他們不會想到要讓座。坐在其他位置上的乘客,總覺得已經有關愛座可以照顧有需要的人了,也不會想到讓座。

有些朋友建議說:「那你應該穿些更貼身的衣服,摸著肚子,讓別人可以看得見啊!」這我也試過,可是別人只會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再低頭看手機。

漸漸的,我發現一般讓座的人,大都是孩子的媽,因她們也經歷過懷孕的階段。若當天走進車廂,坐滿了上班族的男士,有人讓座的機會就會銳減。

若要改變整個城市的風氣,只能以身教把這美德教導孩子,讓愛和溫暖能在下一代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