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教孩子的方法

撰文: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老師

家長經常都想知道會否有一套有效的管教孩子方法?筆者結集自己的經驗,與各位父母分享實用的管教方法,希望能助父母管教不同性格的孩子。

一)轉移注意法

幼兒易受外來事物影響注意力。當他哭個不停或堅持要某種東西不願放手時,與其互相爭執,不如試用轉移注意的方法「聽聽,是否有人敲門?」例如︰幼兒哭著不停,可試試指著天空說︰「看,一隻大飛機正向著我們飛來。」又例如孩子在玩具店堅持要買東西不肯走,與其互相拉扯,不如說︰「看看,那邊有些玩具更新奇」,他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而不再堅持。

二)疏導的方法 用大禹治水的方法。與其堵塞截止,不如疏導開通。例如精力充沛的飛子,與其勉強讓他靜坐溫習功課,不如讓他出外踢踢球、騎騎單車,或出外走走,再回家靜坐做功課。例如孩子喜歡拿筆亂塗,不如直接給他紙張讓他在紙上繪畫,以滿足他塗畫的興趣,比責備禁止的方法好。

三)發洩的方法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讓他鎚釘、拍皮球、或用力搓膠泥,發洩他的精力;碰到很喜歡說話的孩子,則教他唱歌、唸兒歌,或帶他到郊外、球場,讓他大叫大跳,釋放他的情緒。孩子的活動應多變化,人的成長是多方面的,整天困在家中讀書寫字,只會變成一個呆滯無生氣的孩子。因此課外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的。

四)不理會的方法

有些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故意做一些不為人喜悅的行為,例如哭個不停、不肯吃飯,或做些怪動作等等。父母可試用不理會的方法,例如用掉頭不理,或若無其事的態度,孩子可能感到沒趣而作罷。

五)鼓勵讚賞的方法

微笑的讚賞,或溫柔地撫摸頭部,疼一下面頰都是一種十分美好的精神鼓勵和讚賞,這是積極的,孩子願意接受的管教方法,例如孩子把玩具放好,你能注意並讚賞地說︰「真乖」,孩子會滿足得在下次時做得更好。孩子放學回家歡天喜地拿著一幅作品給媽媽,媽媽如果欣賞地細看,微笑的表示讚賞,孩子的成功感和滿足感都會鼓勵他下一次更加努力,及更求完善。父母的鼓勵支持和積極態度,對孩子的學習及如何做人實在有太大影響了﹗

六)間接法

所謂「打貓罵狗」法,特別對內向的、自尊心極重的、敏感的孩子,他們往往不能接受直接的批評和指正,遇到這些孩子最好用間接法。即是用批評別人或說出別人的錯誤(其實是這位孩子並同樣犯的錯誤)來暗示,例如︰為了要孩子天天刷牙,先說「鄰居的孩子私牙齒污穢不堪,難看極了,因為不肯刷牙。」您的敏感孩子,可能會因此而天天刷牙了,這總比直接地責罵他來得更有效。

七)隔離法

人是不能離群而獨立的,孩子是不願意離群獨處的,特別是4 歲以後的小孩,有時太搗亂、太頑皮了,只好試試用隔離的方法,請他站在一旁,或移開他的椅子,讓他一個安靜坐下來,當他有悔意了,才讓他繼續參加群體生活。在家裡,可請他入房間靜思(可能在房內哭鬧,用不理會的態度)這種所謂一時失去自由的方法,往往是很奏效的。

為甚麼孩子會自我中心?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現今有不少夫婦選擇結婚後不生育或只撫育一名子女。因他們感到教養子女的任務實在過於艱鉅。現代的兒童的性格大多較自我中心,究竟是家長的先天遺傳基因出現問題,還是家長後天管教發生了甚麼問題呢?

心理學家阿德勒 (AlfredAdler) 曾指出家庭排序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特質。他提到,獨生子女因缺乏兄弟姐妹間的競爭,容易形成他們自我中心的性格,令日後與朋輩間的相處變得困難。

打從出生開始,獨生子女就成為了家庭的中心。身邊的親人都會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事事以他們為中心,當他們自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他們很少會有與人分享、紛爭的經歷。久而久之,子女自我中心的行為可能因為被溺愛而慢慢成形,變得難以與人相處。

 

若這類家庭把所有資源都投放在獨生子女身上,視他們為掌上明珠,對他們唯命是從,令這些孩子自小都從未經歷「失去或被拒絕」,認為甚麼事都應該唾手可得,令他們自我中心的行為可能更加強烈。

另一方面,學校為配合現今學生的教育需要及部分家長的要求,教學已捨棄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方針,傾向仿效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經常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號。老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及需要,以他們為中心來擬定課程。假若教育工作者不懂得平衡,學校亦可能是導致兒童自我中心的成因之一。

從前的學校都以社會標準作為教學的中心,希望學生畢業後能迎合社會的文化標準。反觀現今的教育,正因為以學生為中心,不論在家庭及學校,現今的兒童都習慣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未必學懂放眼將來,反而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

此外,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亦是令兒童變得更自我中心的原因。從前,無論學校或課後,孩子都會與其他同齡孩子聯群結隊地進行群體遊戲。而現在的孩子在餘暇時刻,由於欠缺玩伴,加上商業化電子玩具的普及,正好替朋輩及家人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

及至成年後,他們更習慣以線上遊戲打發時間。這些缺乏人性化的娛樂,不講求人與人間的溝通,而只重視個人的滿足感。孩子在缺乏正確情感教育的情況下成長,不難想像這久已習慣的方式,不願意走出個人世界,難於與人建立人際關係。

面對這境況,教育者與父母要同時從各方面著手,例如:父母的管教手法要協調、學校與家長要合作管教、社會大眾要反思文化教育的價值觀等,才能有效地減少兒童自我中心性格的日益膨脹。

為甚麼孩子做出挑戰家長的行為?

撰文: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 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孩子故意做出挑戰你底線的行為嗎?」

「孩子的行為跟你的意願完全相反嗎?」

「孩子怎樣罰都不怕,還好像愈罰愈『曳』!」

這些都是你的寫照嗎?很多時候,父母們都會為孩子的行為而操心不已,但其實孩子行為的背後,可能有著不同的情緒,例如孩子可能因為爭寵而故意作出反叛行為,又或因為想得到父母的關注,而作出不當行為,如果這樣的話,可能會「愈罰愈不聽話」!

美國著名的情緒心理學家Plutchik指出,我們有 8種基本情緒 (Plutchik, 1993),包括接納、預期、厭惡、憤怒、悲傷、恐懼、快樂及驚訝,這些情緒會按「情緒鏈 (Emotion Chain)」表現出來,包括:(一)刺激、(二)想法、(三)情緒、(四)行為和(五)效果。

舉例說,哥哥見到媽媽在照顧年幼的妹妹(刺激),不禁想到媽媽可能只愛妹妹而不再理會自己了(想法),因此出現悲傷和憤怒等情緒(情緒),於是便故意搗蛋(行為),結果媽媽放下妹妹在嬰兒床,然後「處理」哥哥(效果)。在哥哥的眼中,媽媽總算放下了妹妹,因此,該行為達到效果。

年幼的孩子未必能透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要了解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有點困難。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安撫孩子的情緒,並留意有關行為發生的模式,便可以改善其行為。

舉例說,哥哥每逢看到媽媽照顧妹妹就會出現不當行為,這可以推測得到哥哥是希望得到媽媽的愛。因此,媽媽可以平衡一下與哥哥及妹妹的獨處時間,讓哥哥感受到媽媽也是愛他的,也可以邀請他一起去照顧妹妹。如果被忽略時就會有不當行為,這可能是引起父母關注的一個技倆,父母可以在不當行為未出現時就給予關注,但當不當行為出現時,就以故意忽略的技巧回應,以讓孩子明白,不當行為並不能引起關注。

只要知道孩子的行為原因,對改善不當行為有莫大的幫助。想知道更多有關資訊,可與我們聯絡。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

撰文: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教養方法,對孩子的身、心、智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可是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並不打算跟大家分享專家們的理論,而是想分享我親眼見到的一宗事件。

個案分享︰親身見證以暴易暴的管教方法

有一次在北京工幹的時候,在一個商場門外見到有幾位母親帶著小朋友,等待著商場開門,其間有一位小女孩(甲,約 3 歲)明顯地比較富侵略性,當其他小朋友走到她的「領域」時,她會毫不猶疑地作出攻擊。不一會兒,甲打了乙(約 3 歲)一記耳光,被打的孩子當場放聲大哭。以筆者的觀察,痛應該不是主因,哭是因為突然吃驚了。

乙的媽媽立即走上前加以安撫,但安撫不到 30 秒,乙仍然在哭,她的媽媽竟然把乙帶到甲的面前,捉著乙的手,並開聲叫乙「你打她一下」,乙不肯,只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媽媽再三叮囑小朋友作出攻擊的行為,更強行捉住小手,作出攻擊的動作,足足叫了不下十次,小女孩卻愈害怕,縮起手,伏在媽媽身上。

另一邊廂,甲的媽媽一手抱住只有數個月大的嬰兒,另一手捉住甲,一邊罵她,有時還會出手打她,而媽媽愈打,她就愈反抗,更向附近的小朋友作出攻擊,場面實在混亂。

應耐心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令筆者有著很多的反思:我們都傾向改善眼見的行為,而忽略了行為背後的原因。

被打的孩子,因為被嚇怕了,當時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非以牙還牙的復仇,但媽媽似乎沒有給予或給予的都不足夠。當孩子安靜下來,媽媽接著要解釋打人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並嘗試解釋別的孩子為甚麼會攻擊自己。

至於作出攻擊的小女孩,雖然那嬰兒未必是她的弟弟(可能是她媽媽替其他人帶的孩子),但以小女孩的年紀,仍然是會吃醋的,她似乎缺乏安全感,從而極力的保衛自己的「地盤」,當媽媽因為她的行為而作出懲罰,她更覺得媽媽不再愛她了,於是所作的行為愈來愈激烈,造成惡性循環。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實在令我們大動肝火,但在作出改善行動之前,我們有用心了解過孩子背後的原因嗎?

如何從小培養小朋友的正向學習態度?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劉怡虹博士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喜歡學習,但孩子不會自動變得喜歡學習,需要家長慢慢薰陶孩子,一點一滴地累積的。

在互動中鼓勵孩子

孩子不會一開始就學會堅持的,父母的職責就是鼓勵孩子在過程中堅持,給予孩子對成功的憧憬,當孩子成功後父母可以跟孩子回顧以前,讓孩子感受到堅持過後才得到的寶貴成果,鼓勵他們繼續做出好行為。

給予內在動機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一些動力才能做好某些事情,家長應該多強調孩子所得到的、不要比較,例如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享受努力的過程、得到父母的欣賞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孩子內在的動力,才能讓他們發自內心地主動學習。

家長以身作則

學習無分年紀,家長也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主動學習和好奇心,例如家長可以從網上學習烹調新菜式,過程中可以向孩子表達雖然自己不懂,但自己仍然會堅持和從不同渠道中學習,即使最後可以煮得不好吃,但下次會力求進步。讓孩子從實例中看到父母對學習的主動和好奇心,比起光是言語說教有效得多。 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只有不懂教導孩子學習的家長。愛學習是孩子的天性。要正確地教導孩子正向的學習態度,只能透過家長的堅持和不斷努力,透過不同的日常點滴,強化孩子對學習的動力

學習和熏陶藝術真的這麼重要嗎?

撰文:Pario Arts李素貞主任

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接觸到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一些「速戰速決」、短期內有成果的課程或課外活動,可以說是有點功利主義。相反,他們較為輕視非功利、追求美學的課程或課外活動。一般最能吸引家長關注的是子女能否參與比賽、有沒有檢定評級或成果是否顯著的學科或才藝班。

藝術教育對小朋友有長遠影響

筆者深深認為,在功利主義的教育制度下,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態度上會存著極深遠的影響。

藝術教育是獨特和美麗,而且是富於創造性的。孩子們不僅是學習藝術的理論和技巧,在過程中還會刺激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長遠來說,藝術教育對小朋友的言談舉止,甚至是學習和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生活裡接觸藝術

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到藝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美麗的東西,如豐富的情感、不同的品味、獨有的感覺和視覺上的享受,凡此種種都能讓您在繁忙的生活中有著舒泰的心境,亦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繽紛和樂趣,更能發掘出恬靜美的可貴。

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重視子女的想法

事實上,不論是智能教育或是重視培養美學的藝術教育,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陪伴和支持。如果您想養成孩子具有藝術涵養,就應該明白藝術教育要由自己做起,尤其是要懂得聆聽、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包容孩子表達創意的方式,子女在幼兒階段就會很容易地養成美學氣質。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除了成績好、進好學校,孩子還需要甚麼?

撰文:梁嘉敏小姐(Car Car老師)

許多家長都會問全人教育是甚麼?如果從中國人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智慧來說,便是培育孩子的「德、智、體、群、美」;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說便是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便是除了知識上的追求外,我們也得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態度、對藝術和文化的修為、待人處事、解決困難和思考能力等。再簡單一點,從凡夫俗子的角度來說,全人教育便是讓小朋友「瓣瓣掂」,成績好、朋友多、思想正面,音樂運動美術樣樣皆能,您想子女得到全人發展嗎?

多元智能分七類 先天後天培育各佔半

坊間常說多元智能,我們先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全人教育。「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卡納德教授於 1983 年所提出,他發現智能至少可分為七種,分別是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及個人內省智能。 談到「智能」,家長會聯想到天才或者是天賦的才能。究竟智能是天生的,還是經後天培育呢?其實一個人的智能,天生佔一部分,後天也佔一部分,每個孩子天生的智能都有一個範圍,譬如說IQ100-120,哪麼無論您做甚麼,給他多少刺激,他的IQ都不可能高於120,他怎麼也不可能如愛因斯坦般聰明。哪麼,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嗎?當然要吧!因為孩子的IQ停留在100,還是發揮到120,便要靠後天的栽培了

每項智能同樣重要

那該怎樣培育呢?做練習?上課?出外見識?做運動聽音樂?其實各種不同的智能都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學者之所以提出多元智能,是要提醒大家,當父母都想孩子成績好,對孩子的學科,例如中英數加以栽培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其他的智能對孩子同樣重要,尤其是人際溝通技能及個人內省智能。要是缺乏其中一項,孩子又怎樣在社會上生存呢?因此當我們為孩子挑選課程時,千萬別只選學科班、語言班或認字班,我們應該停一停、想一想,除了成績以外,孩子在哪個範疇還有不足的地方?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怎樣?分析能力怎樣?個人內省能力怎樣?如果孩子的溝通能力不好,家長是否應該挑選一些讓孩子與人有足夠空間溝通的課程如戲劇班,讓他多一點表達自己呢?

記得筆者所講「多元智能」背後的意義,停一停、想一想,孩子學術以外其他方面的發展吧!

故事教育 家長可以如何做?

撰文: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曾經有不少家長向筆者提問有關說一些很難向小朋友解釋的故事題材,例如涉及死亡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涉及殘殺的《小紅帽》等等。由於故事書的內容是這樣描寫情節,而圖畫更畫得如此像真,小朋友聽了或讀了之後,可能對死亡感到十分恐懼,但又未能表達內心的不安,有些小朋友聽了之後更大哭起來。把原本享受的親子故事時間,結果造成反效果,亦激起了孩子的沉重心理負擔,令家長們都感到內疚和不知怎樣收拾「殘局」。

角色數量少 情節正面

而筆者亦這樣教導家長,第一:下次從選材入手,在圖書館云云眾多的故事中,選擇一些家長評定為符合孩子心智和理解程度的故事。通常是角色數量少、情節正面,或較容易由家長在說故事的互動中,可以讓孩子明白因果和情緒。因為角色數量少的故事,可讓孩子較專注地在故事脈絡中慢慢理解他的內心轉化、行為表現和價值觀。

而故事情節正面,是為孩子建立認識自我、解難、自信、分析力等優質條件,抗衡未來反面題材的故事、故事中壞的處境或現實中面對困難的能力。所以,除非家長確定孩子已儲蓄好以上抗逆的故事和心智經驗,否則,不應在以上先決條件未成熟下,讓孩子接觸恐怖或反面題材的故事。

啟發心智成長 正面人格的原則

第二:從故事帶給小朋友教學的意義開始,一直要緊守啟發孩子心智成長和正面人格的原則!任說故事的人把邪惡和壞人演繹得有多出神入化,也勿忘初衷!故事教學,是聽眾和故事人從直接對景象之描述、聯想到的訊息和背後主旨意義分享,而產生的教與學互動過程。這樣的觀察、描述、意識和互動內容,來自聽眾和故事人當時身心狀態和個人累積之經歷而產生互動。

故事人在教學的角色上非常重要,除了要仔細預備和閱讀故事內容,把重點和背後主旨清楚帶出,更要預備在說故事時,在某情節上引發孩子思考人和事的問題。在描述和氣氛營造中提供價值觀的交流機會,以及最重要的是觀察聽眾聽故事時之反應,而作出深化思考和延續好奇的互動部分。

演繹與互動要具人性化

第三:讓故事人的演繹與互動,都具人性化和性本善的引發功效。不論故事或現實世界,都有不同心理和處境難關讓孩子一一面對,這些都是他們重要的磨練機會,而且比溫室中成長的孩子更幸福、更有力量。而我們當孩子的明燈,就要為他們逐一裝備以後獨自行人生路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慢慢按孩子的生活經驗及心智程度,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遭遇或不同人性的故事給孩子聽。

當故事人演繹到壞角色,或心理關口和人性的決擇時,更要繪形繪聲地把良心內心說話,演繹出來;並由故事人以旁白身分,提供孩子參考正面的後果、分析自己與人物及處境的關係。孩子在家長進行故事教育時,提出的任何處境中所作出的決擇,必須是自由的,因為讓孩子在虛擬中得到嘗試、碰釘或舒緩,更重要是讓孩子知道家長的立場,明白家長是開放討論和可以交流的對象!如果孩子從以上的互動引發愛的思考,讓孩子找到自己在這價值觀上的定位,故事人就成功透過故事,為孩子光照出傑出的生命。

分類
家長園地

孩子長大與父母談心感尷尬 可以怎樣做?

隨著子女長大,相信不少家長都發現子女愈來愈抗拒與父母談心,孩子可能是覺得尷尬,也可能是自小家庭關係不太緊密。精神科專科黃宗顯醫生指出:「自小與子女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十分重要,但若家長懷疑子女出現情緒問題,除了留意子女行為有否變化外,亦可引導子女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如前文提及,家長與孩子應自小建立親子關係,每天放下工作,給予雙方親子交流的時間,一起進行有趣的親子活動。黃醫生指:「緊密的親子關係有助孩子向家長表達內心,即使隨著年紀長大,他們亦會較願意表達自己,並對家人有所信任。」

惟若孩子不願透露自己想法,家長又察覺孩子的行為變化時(可參考:https://www.parentsdaily.com.hk/expert/4073),黃醫生建議家長應耐心引導孩子表達內心,「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應耐心聆聽,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與子女建立每天親子聊天時間,讓子女有渠道在家表達自己。家長要謹記一旦子女提及相關情緒問題的症狀時,家長不應作出批判,也不要處處否定子女。」

黃醫生續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法和立場,家長亦然。曾經有家長告訴我,他的小朋友不願上學和做功課,每天要他上學,他的情緒便會失控。但當小朋友留在家打機又會很開心,令家長覺得小朋友只是懶惰和『扮嘢』。但家長應細心了解小朋友不願上學背後的原因,不應排除小朋友任何情緒問題,以免錯過處理情緒問題的重要時刻。」但若家長引導過後,孩子仍然對自己的狀況絕口不提,家長可與學校聯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等。

黃醫生憶述其中一個中學生個案:「這位學生有天突然自己致電診所,詢問看醫生是否一定要家長陪同。後來,這位學生與朋友一同來就診,才發現原來這位學生與家人關係不好,朋友聽他分享後,便建議他尋求專業意見。在治療的過程中,我與他慢慢建立良好醫患關係,得到他的信任,並希望能重建他與家人的關係。」黃醫生慨嘆並不是每個個案都能得到家人支持,因此學校角色都非常重要,年青人一旦遇到情緒或壓力問題,若無法找家人傾訴,可以尋求信任的成人協助。

面對近日不斷的輕生悲劇,黃醫生寄語家長要明白要孩子全人發展,不單單只有學業成績,更包含精神健康等。黃醫生深明孩子的壓力大多來自學習及家人期望,「不論學生或家長,希望大家都能在壓力環境下好好裝備自己,所謂的裝備並非補習,而是好好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家長及學校亦應教導學生了解精神健康的重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聽力障礙對整體語言發展的影響

撰文: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言語治療師李詠茵

筆者曾在工作上遇到一位 5 歲的小朋友。他跟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外表乖巧,而且十分有禮貌。但他有著與其他同齡孩子不同的特徵- 他的左耳配上了一個助聽器。他,也是一個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

顧名思義,聽力障礙的定義為「因聽力受損而成的障礙,包括弱聽至完全失聰」。那聽力障礙是否只影響孩子的聽覺呢?

理解四周聲音 建立概念

試想想,幼兒在學會說出有意思的字詞前,會先有甚麼能力呢?那是說「BB話」吧。那麼幼兒在學會說「BB話」前,其中重要的一步又是甚麼呢?是學會理解四周環境的聲音,以及透過與聲音(包括父母有意思的說話、兒歌等)的互動而建立概念,明白不同語音代表著不同的人、事和物,從而逐步理解字詞,建立語言。因此,由於有聽力障礙的幼兒在「聽」方面接受的感官刺激比正常聽力的幼兒較少和弱,因此也有機會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減少聆聽經驗 難以跟從指令

聽力障礙的兒童未能從「聽」的感官方面完全接收外界訊息,減少了聆聽經驗和語言接觸的機會,因而往往出現不專心的情況,難以跟從指令,以及在理解較複雜的句式時會出現困難,影響學習。由於語言學習的發生是透過留意和接收外界的輸入,再經過重覆接收類同的訊息與特定概念的連繫、模仿和運用。因此,不少聽力障礙的孩子長大後,在語法運用、句式表達和詞語認識會比其他孩子較弱,更有研究指出兩者在詞語認識上的差距,會隨著年紀而愈來愈大。

影響語音發展 難察覺聲調間的分別

而聽力障礙對幼童語言發展的另一更明顯的影響,則是其語音發展。一般聽力障礙的兒童往往對於較高頻率(frequency)和低強度(intensity)語音的敏感度低,因此未會留意到這些語音,就如粵語包含 /f/、/s/、/ts/、/tsh/ 音的字(例如:「飛」、「三」、「吱」、「車」),並以其他語音代替,如將「飛」讀成「悲」、「三」讀成「擔」、「吱」讀成「啲」、「車」讀成「爹」等。由於此類的錯音源自孩子的聽力障礙,而因此對某些字音的敏感度低,所以孩子未必能自行察覺到自己發音上的錯誤,或自己的發音與他人的分別。

另一方面,粵語是一種「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一般來說有九個聲調。聲調之間的差異很細微,因此正如咬字發音一樣,聽力障礙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對各聲調的敏感度較低,而未有察覺它們之間的分別,旁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孩子的說話如外國人說話或唱歌一般。

及早介入 接受治療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也會面對語言發展遲緩或咬字發音的問題,筆者也曾經接觸不少語言能力十分優秀的聽障小朋友和成年人。正如其他健康問題一樣,「及早介入」才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因此,假若懷疑孩子有任何聽力問題,便應盡早接受耳鼻喉科醫生和聽力學家的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配置助聽器或接受其他治療。假若孩子真的患有聽力問題,單靠配戴助聽器也未必可以完全解決或避免與聽力障礙有關的語言發展問題。因此,也應盡早接受適合的言語治療,使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及早趕上同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