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園地

病咗唔食藥,等自己好返之後就有抗體?

資料來源: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


小朋友生病時,部分家長會十分緊張,馬上帶小朋友看醫生或者餵藥。但亦有部分家長會覺得小朋友靜待一陣子就會自然痊癒。實際上,這說法某程度上是正確的,例如輕微的疾病如傷風、咳嗽那些,讓他靜待後會留下一些抗體,可以保護下次免受感染。但家長要注意並非所有疾病都適用。

如果一些菌是強勁的,靜待自然痊癒就會出事了,譬如肺炎鏈球菌或腦膜炎雙球菌,一旦感染後24小時內,10人中就有1位死亡。就算不至於死亡,也有1至2位可能也會終生殘廢,或併發後遺症。所以是否靜待自己痊癒,就要視乎那個病是輕微抑或嚴重。

第二,就一些病而言,就算醫生能斷症,藥物的效果都未必那麼快發揮。如剛才提及的肺炎鏈球菌,有時也有抗藥性,所以都是母親說的那句「病向淺中醫」,醫生就不一定給予藥物,最重要看就是你有否出現併發症,有否一些潛危機。

反而吃藥就是徵狀治療,這裡未必是最重要的,是否靜待自己痊癒,就是看你是否幸運。如果只是輕微的疾病,你靜待自己痊癒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嚴重的疾病,就可能會帶來遺憾。所以在醫生立場,則永遠認為謹慎一點較好,即是生命永遠不要用來作賭博。

轉季眼睛就敏感?錐形角膜又是甚麼?

資料來源:眼科醫生余泓翰


每逢轉季,小朋友都會捽捽眼,眼痕又流眼水,大多都是眼睛過敏。百分之十至二十的小朋友也有眼睛過敏的情況出現,視乎季節而定,秋冬出現的情況會較嚴重。

小朋友眼睛過敏時,普遍症狀都是眼睛紅、眼腫、經常揉眼、眼痕、流眼水,有時眼皮會出現腫脹情況,眼皮會出現類似濕疹的情況。一般來說,小朋友也會有皮膚濕疹、哮喘或鼻敏感等情況。

眼睛過敏的成因都會與遺傳有關係,另外天氣轉變,濕度及溫度這兩項也有關係。加上空氣污染、家居塵蟎及養寵物,也是一般較常見的原因

其實大部分眼睛敏感也不會影響視力,但有一小部分小朋友患有較嚴重的眼敏感,長時間也會敏感,並非季節性敏感,有些人的角膜可能會受損、起疤,嚴重的會引致視力受損。

至於,錐形角膜是角膜病變,角膜的弧度通常定了就不會改變,但有小部分人患錐形角膜,角膜弧度會不斷加深。長遠來說,即使患者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也無法把視力矯正,亦有可能要進行手術,或者治療才可以矯正視力。現時治療錐形角膜,我們會使用一種角膜膠原交聯的手術,可以穩定角膜的弧度,減慢角膜弧度變深的速度。

做一個多表情、姿勢的父母!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孩子在 6 個多月大的時候牙牙學語,不停地發出聲音和單字,還喜歡玩有聲音的玩具。但他們在未學會說話前,其實已懂得用啼哭、聲音、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語言來與身邊的人溝通。事實上,幼兒是先學習以表情和手勢與人溝通,接著學習口語溝通,最後便學習以文字溝通。因此,準確認知他人的表情,有助於判斷他人的情緒和態度,從而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緒及社交能力的發展。而父母的面部表情、動作和姿勢,往往都是最吸引孩子的。

孩子會對父母的表情和情緒,作出觀察和反應。例如溫柔的表情可使他們放心與你溝通、微笑能加強孩子表達的信心、當父母點頭示意則表示接納。透過這些發展,使幼兒逐漸了解、學會和關心人的情感。而表達情緒的身體部位各有不同,可以把表情分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語言表情三種。

要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家長有幾方面需要注意:

1. 當孩子還未能清楚看到父母的表情,建議可多用行動替代說話來回應,例如抱緊他、親親他、撥動他的頭髮,或者輕輕撫摸他的臉蛋,這些都是說話以外的另一種是語言溝通的重要方式。

2. 父母若能落實在生活中,扮演一個有童心和多表情的父母,這樣孩子就能從父母的面部表情上,學會豐富的情感和表達技巧,將來必定一生受用不盡。

3. 不少親子相處型態是「不互動」- 雖然在一起,但沒有眼神接觸、對話、交換訊息或動作,更沒有分享情緒,因為大家都在看電視、電腦和手機,或各做各的事情。眼神接觸可訓練專注力,所以常用關心的眼神注視對方,聆聽對方分享,是良好的溝通條件之一。

4. 營造清靜簡單的環境,有助孩子集中精神,當他們清楚看到你的表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全面溝通。所以,當溝通時適宜關掉發聲的物品,包括電視機、平板電腦,或拿走他心愛的玩具。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願意給予無條件的愛和充足的溝通空間,讓孩子覺得被接受時,他們方能破繭而出。孩子都喜歡父母欣賞自己,所以鼓勵的效果往往比較大,無論眼神還是說話,都可以多用。

親子共讀成為壓力?

親子閱讀資深工作者:菜姨姨

有沒有小朋友吵著要你說故事呢?而且要你說不停,你下班回家的時候,他拿著一大疊書,要你把書說完他才肯吃飯,或者要你說到兩個小時。這一個常見的問題,也在我的講座裡經常碰到,各位家長你們試想一下你和小朋友親子共讀,你最希望的是甚麼呢?

你一定是希望留著一個溫馨的回憶,因為他聽你講故事的時候,他特別乖,特別覺得有安全感。但是如果小朋友 反過來將聽故事變成你的壓力,他要你說很多的故事,甚至乎他不肯聽別人說,只想聽你說,好像一種獨佔你的私人時間,我想你要考慮一下怎樣幫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我建議大家在親子共讀的關係裡,用15至20分鐘和小朋友好好分享一個故事,就算半個小時也可以。但你每一天都需要花上兩個小時,把一整本書說給他聽,他還是覺得不足夠,還是要你一直說下去,好像支配著你。如果是這樣,這不是共讀的關係了,是一個家教的關係了。我們要以身作則,要告訴小朋友:「我要有作息時間,今天故事時間是15分鐘,媽媽給你說兩本書,說完之後我們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在你玩或吃飯的時候,才去討論剛剛說的那個故事有甚麼信息也可以。」

但是你成為了一個收音機,一直好像錄音機給他講故事,都不是我們做親子共讀想見到的。所以各位家長要記住小朋友要你說故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們不要因此害怕和小朋友說故事。我們應控制自己的時間,大約半小時內輕輕鬆鬆說完一個故事,然後和他一起吃飯或者去玩,再去討論這個故事。我相信小朋友在一個有質素的共讀關係裡,會更加喜愛閱讀,更加覺得閱讀能帶給他一個新的境界。

籌備報讀小一時的四大部署

資料來源: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

其實升小一真的要比較緊張和多花一點時間準備。問我的話我會建議PN開始就應該要「先分析,後部署」。但如何先分析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香港有幾多種類型的學校,例如原來我們有傳統的政府派位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究竟這幾種學校的分別是甚麼?他們的教學理念是甚麼?其實家長的經濟環境或他們期望的理想是入讀哪一類學校?

他們要先了解和分析,就會有一個目標。有了一個目標後,我們會進入下一步,真真正正地親自聽每一間學校的理念。為甚麼我們覺得PN開始就要準備呢?因為原來學校很多時候每年只會進行一次簡介會。這些簡介會很多時候會在同一時間舉行,如果我們在K2那年才去聽,但我們心儀有三間學校,都撞正在同一個星期六同一個時段舉行,家長就已經聽不到。

第二就是原來這些簡介會,會有很多人報名,但只有數百至一千個名額。而他們只是進行一天,那一天內原來有五千多人報名。當有五千多人報名時,可能你會抽不到,就沒有機會去聽,所以我們要準備前一至三年的時間,考慮學校的理念是否合適自己的小朋友。

如果我們已經在頭一兩年都聽得七七八八,聽過了自己心儀學校的簡介會。到了最後一年,我們就要找回自己最理想的一至三間再聽多次,因為近年香港的教學改變得很快,而且也很多。如果我們再聽多次,便有助肯定自己心儀的學校。

很多時候第一次去聽的可能是媽媽,第二次去聽的是爸爸,我們的家庭一定要一致,所以大家去聽理念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都有機會理解到,就要進入第三個部署,家裡人坐下來商量究竟我們想小朋友未來擁有教育的方向是怎樣?

我們究竟想要很傳統的教學方法?還是想要很開心?現在有些學校叫Happy School,亦有很多家長以為Happy School,就等於可能未必有成效。

其實現在有兩大類的Happy School,有些Happy School只有開心,但到時候是追不到小一進度,有些Happy School開心之餘有成效,到時他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挑選自己心儀的學校。因為他入讀到心儀的學校還能追得上,所以家長要了解甚麼叫Happy School,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成效如何。

當父母達成共識時,我們就要開始真真正正地,挑選一間最適合小朋友的學校。有很多時候父母會選擇最好的學校給小朋友,因為那間是最好的,但其實最好未必是最適合。我們身為父母其實要找一間最適合小朋友的學校,舉一個例子如果小朋友很好動,家長很多時候會覺得我是否要找一間比較傳統的,綁緊他,希望他坐定一點。如果他像「甩繩馬騮」是不行的。又或有些小朋友的英文不太好,我是否應該找一間英文小學給他讀呢?或是否應該找國際學校給他讀呢?

其實大家可以想想如果當那間學校由小一開始,他的學習能力根本未到達學校的主要要求,小朋友根本就不會想上學。如果一個小朋友不擅長英文,擅長中文,而他選了一間英文小學,小朋友根本聽不懂老師說甚麼,他對英文完全沒有興趣。即是我們叫那個小朋友根本不需要來上課,因為他不會學習到老師說的東西,英文一科可以拖垮整個學業及他整個學習興趣。

家長會問如何為之正確?我們用一個大塘小魚或小塘大魚來分析,如果我們讓一個小朋友讀一間學校,他在學習能力和成績方面都是在這間學校的中上等級。小朋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信心會提升,他不會被比下去。但如果讀一間我們認為很好的學校或是名校,但小朋友的能力根本讀不了,可能會墊底,就會變成大塘的小魚。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會很不開心,可能被人看輕。

所以我會建議家長首先如何選一間合適的學校,你要先理解學校的理念,看看學校小一後的程度,你的小朋友在這方面是否合適。在英文、中文、數學方面,是否有足夠能力掌握。如果你覺得都可以的,小朋友現在就正在做這樣事情,他完全應付得到這間就是合適你的學校。

小朋友好「論盡」,點算好?

家庭婚姻及藝術治療師高詠愛Wendy

家長不時都會提到,小朋友很多時會笨手笨腳,可能很容易跌倒或掉了東西。其實這個跟手眼協調有關,甚至跟我們的手指肌,怎樣訓練小朋友的手指肌亦有關係。現在很多玩具都可以從小朋友幾個月大的時候,訓練他們的手指肌。

很多家長都知道不少遊戲可以訓練手指肌,其實除了手指肌之餘,究竟怎樣訓練他們拿東西、捉緊一些東西或用手指拿東西?平衡力也很重要。

其實很多玩具都可以訓練平衡力,再加上手指肌都一樣可以訓練得到。例如形狀顏色層層疊遊戲,他們有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數目字在上面。如果小朋友摘骰子,摘了綠色和2,他就要找出綠色和2。然後再摘骰子是藍色和5,他就要找出藍色和5,繼續疊上去。這樣可以訓練小朋友怎樣疊才可以不掉下來呢?怎樣可以平衡呢?

另一款玩具是俄羅斯方塊積木,較層層疊複雜,小朋友或會更感興趣。小朋友可以移動積木底部,再疊上俄羅斯方塊積木。這款玩具會有一定難度,訓練到小朋友的手指、思考、手指肌及平衡力。

當然笨手笨腳和不小心都會跟他們的專注力有關,例如小朋友拿著一杯水時,但他的眼睛不是看著那杯水,而是在看著電視機或在聽周邊的大人說話。因此除了訓練他們的手眼協調以及平衡力之餘,亦要訓練他們的專注力。

西方兒童經濟意識教育

撰文:國際資優潛能研發教育機構課程總監關顯彬

歐美的教育專家認為,兒童應從3 歲開始學習理財的知識,並制訂了各年齡階段教育計劃,值得香港父母參考。

3歲: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小玩具和零食。買東西時最好有家長在場,以防商家哄騙小孩。

5歲:明白金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儲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籤,並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有沒有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用錢,如賣報。

9歲: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學會買賣交易的概念。

10歲:懂得節約使用零錢,在必要時可購買較貴的商品,如溜冰鞋和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和優惠的概念。

12歲:懂得珍惜金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2歲後,完全可以參與成人社會的商業活動如理財和交易等活動。

由上述計劃可見,西方社會比較看重兒童的經濟意識教育,這與西方社會商品經濟發達有關。為此,我們可得到以下幾點啟發:

金錢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兒童對金錢產生的興趣早於認識其他事物。父母只要帶孩子逛幾次商場,錢的用處便已經牢牢豎立於孩子心中。

金錢的知識與品格教育的緊密關係

孩子懂得金錢應該透過勞動賺得後,便產生愛惜及分享金錢的心理,引發儲蓄行為,避免浪費。香港有不少學生對金錢毫不珍惜,任意揮霍浪費,這現象與缺乏理財教育有關。

兒童懂得節約金錢 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將來長大後,有助於他們從事財務經濟工作。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洛克菲勒,在童年時代,祖父每周給他10 美分零用錢,到周末檢查是否增加,迫使小洛克菲勒到街頭賣報,養成勞動賺錢的觀念。

今天看來,小洛克菲勒的童年不僅對他日後成為商業巨頭有很大意義,而且對世界上兒童經濟教育也有借鑒的意義。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別把書看成靈丹妙藥

親子閱讀資深工作者:菜姨姨

家長是否在共讀上有很多問題呢?其中有一個問題是我經常和家長分享的,不少家長遇到小朋友出現問題時,例如瀨尿或怕黑,都會問我「有書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在共讀的關係裡,我們很有目的地拿一本書感染孩子,令到他不會恐懼、不會瀨尿或成績好,其實那個目標會令小朋友更有壓力的。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小朋友真的經常感到恐懼,他很怕自己接受一些新的環境,其實書本裡的故事是幫助他鬆弛, 告訴他自己其實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恐懼,有很多朋友和你一樣都有恐懼感。但是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應追求哪一本書可以幫助小朋友,而是要解決小朋友心理或生理的問題。

如果小朋友有很多他內心各方面的恐懼,或者他有很多關於心理上的問題。我們先處理心理上的問題,例如我有一個讀書會的媽媽朋友告訴我她的小朋友試過晚上會瀨尿,那我們就去想他瀨尿的原因。是不是他忘記了去洗手間呢?或者他夜晚喝太多水呢?如果持續發生,我就覺得應該去看醫生 ,而不是用一本書來解決。

我們要回去親子共讀的過程,在親子共讀裡,我們需要的是父母誠懇地和小朋友講故事,然後等他們放輕鬆,將內心的說話透過故事情節告訴我們:「我和故事中的人物都差不多,我都會害怕的,不過我都是在想要怎樣解決。」而不是將一本書成為了靈丹妙藥。

孩子不願上學的原因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梁婉珊

在數個月前,一位女孩子開始不願上學,最初只是不願上學而已,但過了數個星期後她便躲在房間裡,飲食和睡覺都出現了問題,之後更變得很煩躁,有一些負面思想,甚至不能呼吸、呼吸不順以及開始有些緊張,晚上又不睡覺,又要媽媽陪她,但她的媽媽都要上班,不能處理便來求診。孩子不願上學令很多家長都感到很焦急,因為不上課一兩天仍可接受,但一至兩個月不上學便開始跟不上,而且亦沒有參與考試,可能會留班,所以這是很多家長感到很頭痛的問題。

其實不上學只是一個表癥,最重要是要了解背後的原因。這個是真的需要深入了解,一般不上學是可以分幾個原因的,可能是社交出現問題、被欺凌,也可能是他本來就很害羞,其他人都不理睬他,令他難以接受。但亦可能是因為學業問題,又或是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另外他可能被焦慮或抑鬱症問題困擾著,有些個案可能過了數年也沒人發現。

若沒有及時處理以上問題,到了最後便爆發起來,他真的受不了便不願意上學。小朋友不願上學,亦有可能是家中的原因、家庭的關係或Family Dynamics (家庭動力)產生了變化,令他用不願上學來引起家長注意。

這幾種原因都有機會引致他不上學,我們最重要是不要馬上跳到總結,下一個結論。若家長直指是他懶惰,不願面對、想逃避,所以才不願上學,這樣小朋友會有更大的壓力。反而我們要用同理心的角度,協助小孩慢慢拆解,但很多時候難度就是他們未必願意說出口,因為他們自己也未必知道原因。你問他,他又不會說出來,或者他會回答你說不知道,令家長便很難處理。家長不要這樣就放棄,也不要用一個批評的方式。

家長千萬不要過分強迫他,盡量用朋友方式的態度和他傾談,引導他說出背後的原因,他面對的難題是在哪個範疇。因為當你掌握這件事的資訊是非常重要,你強迫他,他便會關起來,甚麼也不跟你說,之後會更加難處理。因為我也遇過很多個案,你強迫他,試過怎樣都要拉他上學,之後真的帶他到學校去,其後孩子便責怪父母為何要拉他上學,令他之後這麼害怕。

首先我們不要做一些很激烈的動去強迫他,嘗試了解他背後的原因。如果他開始逐漸願意說話,那就是一個good sign(好的訊號)。但如果覺得力不從心,好像打不開他的口,但他真的愈來愈抗拒上學,那時候我們建議你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協助你找出問題的原因。

日常生活用眼多 大人小朋友同做眼睛操

資料來源:趙仕祥中醫師

現在的小朋友很多時候都會看電腦、電話或讀書也十分用神,這樣會很傷害眼睛,有一些穴位按摩能幫助小朋友舒緩眼睛。

第一個介紹的穴位是攢竹穴,在兩條眼眉的最前端,向下大約半吋的位置,大約是眼眶最角的位置。另一個穴位就叫睛明穴,在兩隻眼睛中間鼻樑位置的旁邊,就是兩隻眼的前端。第三個穴位是四白穴,在眼下面大約1吋左右,大約是兩隻手指位隔著的地方。它就在顴骨位前邊,我們摸的時候,在眼下的地方會有少許凹陷,這個就是四白穴。最後一個穴位是絲竹空穴位,在眼眉最端的位置。這四個穴位都可以幫助得到疏風清熱和明目。

我們知道穴位位置後,要怎樣按摩眼部呢?

首先第一個穴位,我們就會用攢竹穴。我們就會用四隻手指按住眼眉,然後用姆指按住攢竹穴。攢竹穴就在眼眉最前端的位置,然後在眼眶角的凹陷處。我們按住他,兩隻手指,互相正反方向轉64下。

第二個穴位就是睛明穴,在眼頭前面這個位置和鼻樑之間。我們將兩隻手指

輕輕捏著鼻樑,然後我們可以向下向上地慢慢按摩,同樣做64下。

第三個穴位是四白穴,在我們臉上顴骨內邊的這個平面,其實實際觸摸內裡面其實是一個凹陷位。我們用兩隻手指隔著鼻樑,便可以摸到這個穴位,輕輕按裡面,你會感覺到酸軟。按著之後,亦都可以轉64下。

第四個穴位便是絲竹空穴,我們可用兩隻姆指先按住兩邊的太陽穴,然後我們由攢竹穴開始,從上邊掃至絲竹空穴,然後再跟著在攢竹穴下邊、眼的下邊,掃至絲竹空穴,這樣為之1次,同樣做64下。

這樣按摩了這四個穴位後,可以消除眼睛疲勞外,還可以幫助眼睛的血氣循環,可以預防近視等眼疾。當我們做眼睛操時,記得是全程閉起雙眼,然後做完眼睛操後,還要閉起雙眼休息2至5分鐘。每一個穴位我們是大約按64下,為何要按64下?因為在中醫角度八八六十四,我們稱為是八八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