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園地

夫妻衝突苦了孩子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李慧芝

每當有孩子出世,都會為家庭帶來轉變。很多時候,父母因忙於照顧及管教子女,都會容易忽略自己婚姻生活的質素,久而久之,夫妻生活變得只剩下一堆責任和壓力。筆者曾經聽過一位朋友說,他每天下班回家,都是流水作業式地替子女檢查功課,督導孩子溫習,太太則照顧他們的飲食和作息,到了夫婦倆可以休息的時候,往往已是夜深,即使還有餘力和太太談上幾句,說的都只是子女的學業成績和表現。有時甚至連自己休息的時間尚且不夠,更莫說要關心和回應配偶的需要。

在筆者的輔導經驗中,曾經遇過很多婚姻關係出現困難的夫婦,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他們關係出現問題,是由子女出世後開始。一般人會認為,這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不同,又或在培育子女的角色和責任上分配不均,而導致關係的衝突。

然而,絕大多數的夫婦卻表示,他們不一定要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他們面對育兒及各種生活壓力時,往往因為感受不到配偶的重視、支持和接納,以致雙方都陷入孤單和無助的境況,漸漸地破壞彼此間的信任和情感連結。

夫妻間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本是很平常和自然的事。但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容易重複以無效和具破壞性的方法,處理彼此的分歧,令關係不知不覺地形成負向互動循環。例如妻子會在丈夫面前抱怨孩子不聽話,甚至埋怨丈夫沒有幫忙分擔家事和育兒的責任,太太表達不滿的目的是希望丈夫明白自己的憂慮和困擾,並得到丈夫的支持和安慰。

然而,丈夫往往只能接收到太太的批評和指責,而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他們或許會默不作聲,或是多番解釋和替自己辯護,期望得到太太的體諒和接納。丈夫愈解釋,太太就愈感到不被重視和明白,因而愈加指責。而太太愈指責,又會令丈夫愈感到無助,並愈加逃避和防衛。夫婦倆既是這負向互動循環中的一員,又是互動循環下的受害者。假如父母沒有及時正視和處理關係的僵局,不但會令問題持續和惡化,最終也可能會苦了孩子。

家庭和孩子的健康,建基於夫婦倆穩固的情感連結。因此,為了自己和孩子,不妨花多點時間孕育與伴侶間的愛情。只要父母婚姻美滿,孩子自然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書寫能力小訓練

撰文: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全部會『飛』的!」

「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通常一個字『霸』兩個格!」

「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

「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孩子在書寫時,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最簡單的,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精細動作)。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很簡單,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黏土和麵粉等玩意。

其次,視覺空間及眼球的控制,對抄寫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的球類活動是極佳的訓練項目,透過視覺追蹤並作出擊(或踢)球的動作,也是一個很天然和有趣的訓練。除此之外,找不同遊戲(找出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迷宮遊戲(先用眼找出路,然後才用筆連線)等,也對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

在抄寫練習中,手眼協調當然也不可忽視!拋接豆袋、釣魚遊戲、倒水練習和剪紙等,對手眼協調幫助也很大。

這些遊戲應該在甚麼時候開始進行?每天需要「操練」多久?其實,當這些遊戲在孩子懂得和能夠玩的時候,家長便可以與他們玩了。而且,家長應以孩子的意願為基礎,當孩子不想玩時,家長便應該轉換遊戲,而並不是硬性要求進行多久。筆者的理念是,透過日常的遊戲,孩子便可以獲得一定的技巧,避免問題出現,而不是進行補救式的操練。否則,多好的遊戲也會變得乏味無趣,是受苦多於享受吧!

及早察覺聽力障礙問題 免影響整體語言發展

撰文:言語治療師李詠茵

筆者曾在工作上遇到一位 5 歲的小朋友。他跟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外表乖巧,而且十分有禮貌。但他有著與其他同齡孩子不同的特徵- 他的左耳配上了一個助聽器。他,也是一個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顧名思義聽力障礙的定義為「因聽力受損而成的障礙,包括弱聽至完全失聰」。那聽力障礙是否只影響孩子的聽覺呢?

理解四周聲音 建立概念

試想想,幼兒在學會說出有意思的字詞前,會先有甚麼能力呢?那是說「BB話」吧。那麼幼兒在學會說「BB話」前,其中重要的一步又是甚麼呢?是學會理解四周環境的聲音,以及透過與聲音(包括父母有意思的說話、兒歌等)的互動而建立概念,明白不同語音代表著不同的人、事和物,從而逐步理解字詞,建立語言。因此,由於有聽力障礙的幼兒在「聽」方面接受的感官刺激比正常聽力的幼兒較少和弱,因此也有機會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減少聆聽經驗 難以跟從指令

聽力障礙的兒童未能從「聽」的感官方面完全接收外界訊息,減少了聆聽經驗和語言接觸的機會,因而往往出現不專心的情況,難以跟從指令,以及在理解較複雜的句式時會出現困難,影響學習。由於語言學習的發生是透過留意和接收外界的輸入,再經過重覆接收類同的訊息與特定概念的連繫、模仿和運用。因此,不少聽力障礙的孩子長大後,在語法運用、句式表達和詞語認識會比其他孩子較弱,更有研究指出兩者在詞語認識上的差距,會隨著年紀而愈來愈大。

影響語音發展 難察覺聲調間的分別

而聽力障礙對幼童語言發展的另一更明顯的影響,則是其語音發展。一般聽力障礙的兒童往往對於較高頻率(frequency)和低強度(intensity)語音的敏感度低,因此未會留意到這些語音,就如粵語包含 /f/、/s/、/ts/、/tsh/ 音的字(例如:「飛」、「三」、「吱」、「車」),並以其他語音代替,如將「飛」讀成「悲」、「三」讀成「擔」、「吱」讀成「啲」、「車」讀成「爹」等。由於此類的錯音源自孩子的聽力障礙,而因此對某些字音的敏感度低,所以孩子未必能自行察覺到自己發音上的錯誤,或自己的發音與他人的分別。

另一方面,粵語是一種「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一般來說有九個聲調。聲調之間的差異很細微,因此正如咬字發音一樣,聽力障礙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對各聲調的敏感度較低,而未有察覺它們之間的分別,旁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孩子的說話如外國人說話或唱歌一般。

及早介入 接受治療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也會面對語言發展遲緩或咬字發音的問題,筆者也曾經接觸不少語言能力十分優秀的聽障小朋友和成年人。正如其他健康問題一樣,「及早介入」才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因此,假若懷疑孩子有任何聽力問題,便應盡早接受耳鼻喉科醫生和聽力學家的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配置助聽器或接受其他治療。假若孩子真的患有聽力問題,單靠配戴助聽器也未必可以完全解決或避免與聽力障礙有關的語言發展問題。因此,也應盡早接受適合的言語治療,使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及早趕上同齡孩子。

講故事有助語言發展 如何提升小朋友敍事能力?

撰文:言語治療師王雅恩

兒童透過說故事,可以學習如何把他們學到的詞彙組織成句子,還可以促進他們的認知和語言發展。不過,有不少家長引導孩子說故事時,往往無從入手。以下是一些小貼士,有助提升小朋友的敍事能力。

  1. 選擇適當的故事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孩子的故事說得好,家長第一步必須選擇適合孩子的圖書。根據 2006 年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供幼兒閱讀的圖書內容應該健康有趣、人物造型生動和插圖能清楚展現主題。

選擇圖書時,家長應留意內容是否適合孩子的興趣和生活。另外,家長宜先由情節簡單和重複性句子較多的圖書開始,幫助孩子掌握和運用故事中的句子。隨著孩子長大後,家長可選擇內容情節較複雜的圖書。故事的題材可多樣化,以增進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探索。

從模仿中學習

大部分的孩子不但喜歡聽別人說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給別人聽。不過,部分家長可能過於心急,於是買了一些圖書回來後,便督促孩子快點說故事,結果反而令孩子對說故事失去興趣。倘若孩子未能掌握敍事結構,即使家長如何督促孩子,孩子也不會說到一個好的故事。因此,家長應先讓孩子從模仿中學習。家長給孩子讀完一個故事後,可以告訴孩子接下來換他說故事,提醒他要把故事裡發生的事情按順序講出來。

當孩子說故事時,家長應鼓勵孩子用完整的句式,並對他們的故事作出回應。例如,當孩子用較短的句式來說故事時,家長可以替他們延長句式,在他們的說話中加上新的內容,並鼓勵他們再說一遍。例如孩子說︰「冰冰拿走了大蘋果。」家長可以嘗試將句子擴張成「冰冰拿走了最大的蘋果」,並請孩子仿說一遍。

如果孩子一時記不清楚故事細節,家長可以給適當的提示孩子,例如可以指著圖畫提醒他,或者利用問題來引導他。當孩子講完後,家長應讚賞他付出的努力。如果孩子在提示下,仍未能複述故事內容,家長可幫忙他說出他忘記的那一小段,再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開放式提問有助提升幼兒聯想力

撰文: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很多家長希望可以提升幼兒的思考能力,其實只要父母適當地引導子女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串連起來,再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就可以讓他們有意識地思考眼前所見到的事物和相關的知識。例如小朋友看到蘋果的時候,讓幼兒想想有甚麼物件亦是圓形或紅色的;聽見雀鳥的叫聲,幼兒會想到甚麼動物也會飛。

多向子女提出沒有限制性的問題

當家長向幼兒提出發問時,切勿強迫他們回答或要求一個確實的答案,甚至毋需他們馬上回答問題,因為他們可能還在聯想中。家長不需提出有任何限制的問題,可以隨意地想起甚麼就問甚麼,例如筷子像甚麼物件,甚麼人和學生一樣要穿制服……除了讓他們多思考之外,家長亦可以與子女一起思考和討論,藉此當作親子活動,有助增進彼此的感情。 除了個別發問,家長還可以讓幼兒與兄弟姊妹或朋友一起回答問題。對於能力較高的幼兒,父母可以讓他們回答多些不同的答案;能力普通的小朋友,可以回答少一些的答案;能力相對較弱的,家長可以透過適當地提示和示範來引導他們回答。

父母可以從生活中尋找問題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可以提問的問題,甚至可以嘗試問一些有想像和討論空間的問題,好讓子女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例如父母可以問子女戶外有甚麼東西是圓形的、家裡有甚麼東西是用鐵做的、有甚麼食物是紅色等。反而一些有確實和肯定答案的問題,例如數學題(1加1等於多少),我們一般稱這些問題為「封閉式問題」,由於只有特定答案的問題,其實對提高幼兒的聯想力沒有太大幫助。

事實上,創意聯想是應該從最小的事情開始推想,這樣才是訓練幼兒聯想力和思考力的好方法。所以家長們不妨由今天開始,提升幼兒的聯想能力吧!

成為孩子的鏡子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 

   林何佩儀

父母親是幼兒觀察學習正確和適當行為的對象。孩子從父母及家人身上學習到價值觀、信仰和處世態度,所以即使社會上有許多提供教育的機構,家庭仍是教育的中心,對一個人影響最深遠。一個人的好習慣愈多,其品格就愈好,而所有習慣的建立都要從父母開始。

例如不成熟的人像小孩子一樣,判斷力差而作出錯誤的決定,自我中心要所有人都聽從他的話,不負責任無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有智慧、能判斷、有愛心、不自我、有肩膀和願承擔責任的人呢?

筆者建議父母必須盡早透過以下行為和價值觀對待孩子,因為孩子在 1 歲之前主要依靠觸覺來認識世界,幼兒無時無刻都在觀察和吸收環境中的刺激與學習,包括成人的語言、舉動和聲音等,這些都是他模仿的對象和學習的基礎。透過不斷的訓練和努力,才能教懂他們認真做人。所以父母必須:

  1. 信任孩子

認同孩子的能力,孩子想做的事,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先下一個防護界線,再作觀察。成敗不重要,重要在於給孩子機會嘗試,同時也要給他們知道背後有父母作支援和支持。

2. 説到做到

要教育孩子對別人要講信用、負責任,以及答應別人的事要兌現。如果經過再三努力仍沒有做到,應誠懇地説明原因,表示歉意。要教育孩子在答應別人之前,慎重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和把握做到,對不能做到的事,就不要輕易答應。

3. 思想開放

相信孩子的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多點觀察,多聆聽他們的要求,抱著開放的思想。家長毋需過分照顧,常常噓寒問暖,鼓勵孩子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孩子」,行出一條真正屬於他們的路。

孩子如像一面活的鏡子,天天擺在我們面前,供我們反照和省思。如果孩子做事欠專注、沒耐心和不負責,遇到挫折就亂發脾氣和怨天尤人,這些都是我們大人的不良示範所造成的,應該設法修正處事態度,盡量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此,不僅能使父母伴隨孩子成長,更能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勿扼殺荳芽夢聆聽與讚賞助小朋友展創意

撰文:羅煦鈞校長

筆者有一個朋友,自小就很喜歡火車,但當時的社會並不富裕,小朋友喜歡的東西,往往都是只能夠看,而不一定可以擁有。到這個朋友的兒子幾歲大的時候,他告訴我兒子很喜歡火車,所以他買了很多火車玩具給他,還預備等兒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帶他乘坐橫跨亞歐的列車旅遊。認識的朋友都笑著問:到底是誰喜歡火車呢?是父親?還是兒子呢?

或者大家都有接觸過類似的例子,也許亦發生在你自己的身上。作為家長的,會將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或者未能實現的夢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能夠在他們身上實現。既然是夢想,當然是自己所珍貴的,希望夢想能夠在孩子身上實現,可見是對自己孩子的重視。

不過大家亦可能會想到,既然自己有夢想,孩子是不是也會有他自己的夢想呢?他的夢想會不會和自己的不一樣呢?他是不是也希望實現自己的夢呢?

不一樣的荳芽夢 

其實小朋友的夢想可多,希望自己是個公主、希望有個城堡、希望做太空人、希望有部時光機…… 假如一個成年人告訢你他有這些夢想,你也許會問:你在做夢嗎?意思是,根本不可能。但小朋友卻對幻想和真實的世界分得不很清楚,在他們的心中,上面所說的夢,都是有可能的。其實以上的夢想真的不可能實現嗎?你的孩子在未來一定不會成為太空人嗎?

筆者相信,很多太空人的父母,在他的子女還小的時候,也沒有想過他們會成為太空人。

當然,小孩子的夢想不可能一定能實現,但在他們想像這些我們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時,其實他們正在運用他們的創意。我們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創意進一步發揮。女兒想做公主?那請她告訴你,她的皇宮是怎樣的。她的人民快樂嗎?她可以怎樣令他們快樂呢?孩子想有一個時光機?不如就讓他用紙畫出時光機給你看,連時光機上不同按鈕的用途也要說明清楚。

多聆聽多讚賞 勿扼殺孩子的創意

隨著我們成長,大家學懂了事物之間的種種關係,我們明白思考要符合邏輯,要講理性。但創意卻常講究直覺,重視感性。這些不同的處事方式並沒有優劣之分,同樣重要。一般而言,左腦偏重邏輯,右腦偏重直覺。近年來,愈來愈多人重視全腦發展,亦是同樣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都有很多不同的想像。如果我們可以細心聆聽,給予讚賞,當他們得到了認同,便會進一步去發揮。

筆者相信家長都樂於培養孩子的創意,但有時又會覺得他們的想法太幼稚,特別是覺得他們已經「長大」的時候,對嗎?如果孩子問:「世界上有聖誔老人嗎?」你又會怎樣回答呢?

小朋友遇不滿即化身小惡霸 家長應如何是好?

撰文: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

小朋友間爭執和衝突,爭玩具、遊戲中輸掉和排隊爭先恐後等皆是十分常見的。但每當遇上不如意,小朋友會用推撞打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這則會令父母感頭痛, 為甚麼自己的小朋友會是個打人小惡霸呢?家長可以如何處理小朋友的惡霸行為?

  1. 情緒和行為混為一談?

「你不可以嬲就發脾氣打人!」小朋友因為出現情緒 -「嬲」,所以出現發洩行為-「打人」。然而,父母可以禁止小朋友的打人行為,但不能禁止他有「嬲」的情緒,小朋友更不會因父母禁制「嬲」,而把情緒即時緩和過來。父母要教導孩子情緒和行為須分開處理 -「我明白弟弟拿走你的玩具,所以你很嬲,但你不可打人!」

2. 讓小朋友知道有其他行為選擇

「你不可打弟弟,總之不可打弟弟啦。」父母只叫孩子不要吃A餐,因為吃了會痴肥無益,但又沒有給他B、C、D餐的選擇,如弟弟再次取走他的玩具,十居其九,他仍會繼續吃A餐。父母聲嘶力歇地叫孩子不可打弟弟(A餐),跟著應該提供選擇 - 「不可打人,如果弟弟取走你的玩具,你可以告訴他:『玩具是我的,我玩完才給你』(B餐),亦可以請媽媽評理(C餐),或者讓給弟弟先玩 (D餐)……」

3. 不要恐嚇挑戰小朋友

「你試下再打弟弟,信不信我以後不要你?」父母意圖用恐嚇方式來鎮壓孩子打人行為,許多時候會適得其反,因為現代的孩子絕對會接受挑戰的。孩子會記恨父母和弟弟,會伺機出拳,再次攻擊弟弟。父母說過如他再犯會不要他,不論會否言出必行,親子關係已陷於僵局。其實,父母只是一心希望孩子做出好行為,應該直截了當地說出要求:「請你停手!」

4. 孩子打我,不痛,我能忍受?

無論孩子如何生氣或不滿,當他做出傷人、傷己和破壞性行為,父母必須即時制止。假若平日孩子慣性不開心的時候,就打人洩憤,由於力度不大,大人又能承受痛楚,所以不被阻止,孩子便會誤以為攻擊他人是沒有問題的。父母有責任即時制止及清楚表明,孩子的打人行動是不被接納的。

其實,孩子不是天生的小惡霸,他在成長過程中,身邊的人在陪伴他的同時,又悉心教導他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孩子才能發展成熟,獨立成材。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小朋友愛與父母同床 5大方法助小朋友過渡至獨自睡覺

撰文︰家庭動力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方月玲

天氣開始熱起來了,夏天即將來臨,這除了是孩子戒片的好時機外,也是準備讓他們獨自睡覺的好機會。很多時候,新手父母也會認為孩子年紀還小,不放心讓他們獨自在睡房中睡覺。結果,孩子一出生後,便與父母同床而睡或是同室而睡。久而久之,孩子的睡房變成雜物房或爸爸獨睡的地方。

當然,父母也會感到與孩子同房同睡的「苦況」,包括不能在房中閒話家常、睡覺時轉身也怕影響孩子,令一家人不能有各自的空間,好好休息。

孩子獨睡 培育成長 當孩子長大了不少時,父母也開始商討是否要讓孩子單獨而睡。究竟甚麼年紀的孩子才適合獨自睡覺呢?筆者見過不少的家庭,有些孩子從出生起便獨自睡覺,也有一些孩子到了12歲,仍與媽媽一起同床睡覺,而爸爸也獨睡了 10 年以上。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因為不同的原因或理由,而要安排孩子與父母同房或同床而睡。究竟與孩子長期同床而睡,是否會影響夫妻關係?無論你家中的情況如何,相信如果孩子能單獨睡覺,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獨立能力及責任感,都是正面的。

以下有幾個方法,或許能協助孩子由與父母同床同房,順利過渡到單獨而睡:

  1. 讓孩子參與設計自己的房間

    透過參與挑選自己喜歡的床、床單、牆上的圖案或燈飾,孩子對於這個轉變會變得雀躍,也能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與父母的「分離」。
  2. 讓孩子選擇陪睡的物件

    孩子喜歡與父母同睡,同時表達了他們情感上對父母的依附。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有著情感依附的需求。如果能把部分對父母的情感需要,轉移到一些物件上,也可減低孩子獨睡的焦慮。讓孩子選擇陪睡的物件如毛公仔、手帕、攬枕等,也會令孩子比較安心單獨睡覺。
  3. 在孩子房間午睡

    在初期,可先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午睡,讓他熟習新的環境,慢慢地便容易接受是自己擁有的新天地。
  4. 父母行動一致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相反是父母不捨得與孩子分離。如果父母一致同意安排孩子獨睡,便要互相支持,行動一致。
  5. 堅持再堅持

    要孩子獨自睡覺,除了對孩子來說是新的體驗,父母也要調節適應。在過程中,難免會有些挑戰或想放棄的時候。只要家長明白這是必然的過程,自然可以互相支持及堅持。只要父母也以正面的態度、平常心面對這個轉變,孩子也會欣然接受這個對他成長發展有好處的改變。

小朋友打招呼是主動禮貌?抑或只是依從吩咐?

撰文:張作芳校長

相信大家在聚會中都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朋友帶同小朋友一同前來的話,通常第一句聽到的便是:「叫人啦!叫姨姨啦!」。小朋友大多會乖乖地向你打招呼,而你也會回應一句:「乖!」。這個情況非常普遍,因為家長們都希望培育小朋友成為一位有禮貌及有教養的孩子。

每次提點 禮貌變成依從吩咐

可是,經常提醒小朋友跟別人打招呼的做法是否恰當呢?由於小朋友年紀還小,家長在真實的環境中教導小朋友有禮貌,那是合理的,但如果每一次都要提點的話,就變得不合理了。

舉例說,我每天都會站在學校門前跟家長及學生打招呼,大部份學生都會主動跟我說「早晨」。曾經有一位家長,每次也在我面前提醒她的小朋友:「叫了校長沒有?」小朋友隨後就依從「吩咐」向我打招呼。久而久之,小朋友便會等家長「發問」完後,才開口跟我說「早晨」。

為此,我曾跟那位家長傾談過,原來她並不察覺自己有這個習慣。家長們總想對小朋友多加提醒,希望小朋友會表現得好一點,這也無可厚非。不過,難道小朋友不能學會主動跟熟悉的人打招呼嗎?

因此,我跟那位家長商量,首先,請她在距離我約10多米前的地方便停下來,提示她的小朋友向我打招呼,然後讓小朋友自己走過來跟我問好。接著,我要求家長逐漸減少提醒的次數。現在小朋友每天跟家長說再見後,不用她再提醒,那位同學也會主動上前跟我說「早晨」,這位家長也為小朋友的轉變感到高興。

預告信息 讓小朋友嘗試主動打招呼

其實,家長若要培養小朋友能自發地跟別人打招呼,我建議在聚會前,可向小朋友預告一些信息,例如:「一會兒,你會見到媽媽的中學同學,媽媽希望你能自己叫姨姨和叔叔午安,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你可以嗎?」如果小朋友做得到的話,一般都會得到姨姨和叔叔的讚賞,這種由小朋友自己取得的認同,便成為他樂意主動跟別人打招呼的動力。 總括來說,我認為只要家長衡量過,交給小朋友的任務是他們有能力完成的,就應為他們提供獨力完成的機會,要知道由小朋友獨力完成任務所得的滿足感,往往比由家長拖著手完成的大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