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園地

痴身:分離焦慮

撰文:香港註冊心理學家 程衛強

嬰兒約在九個月開始,孩子變得異常癡身,即使媽媽上洗手間,也可能會顯得非常的焦慮,抱緊媽媽不放,甚至放聲大哭。

分離焦慮可以引申出兩種不同的反應。在某些情況下,與照顧者分離時,嬰兒會出現尋求依附的行為,如抱著媽媽不放、用盡方法找尋媽媽、或不論媽媽到那裡就爬到那裡等等(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1);分離亦可能會衍生出絕望、對抗、分離(Detachment)等行為,視乎分離的時間(Bowlby, 1960; Robertson & Robertson, 1989)。

孩子面對分離的反應,亦會因應不同的環境而有所改變,例如在熟悉的家居環境中,較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孩子會出現較少的憂慮感(Ross, Kagan, Zelazo, & Kotelchuck, 1975)。

在孩子約七個月時,物件恒存概念開始出現,他們明白即使看不見某人或物,不代表他消失了。當孩子能夠建立這個概念,他們的分離焦慮會相對降低。若媽媽能夠經常與孩子溝通、表示出對嬰孩的正面情緒及感覺、並給予適當刺激及協助者,孩子較易掌握並應用物件恒存概念於物件及人身上(Chazan, 1981)。

協助孩子協助分離焦慮,需要一定的時間,讓孩子與照顧者發展出親密的、依附的情感關係(Attachment),並待孩子本身的發展成熟,方能湊效。以兩歲的幼兒來說,他們能夠以照片來緩和他們與照顧者分離的愁情(Passman & Longeway, 1982);三歲的孩子甚至可以於父母不在場的情況下,在祖父母家過夜。

孩子能否培養出此等「能耐」,取決於照顧者與孩子能否建立出緊密的情感關係,當相互間的關係得以建立,孩子可以透過想像父母的形像,及回憶父母的愛,以安撫他們因分離而出現的焦慮感(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Barbara M. Newman, Philip R. Newman, Wadsworth, 2003)。

遇見「錯配」的孩子,是家長成長的契機

撰文:家庭動力心理輔導員及全球職業發展師賴舜薇

孩子出生的時候,人們喜歡討論他的長相,將他與父母哪裡長得相似作為談資,議論他遺傳了父母哪些漂亮的外觀。 大一些,脾性出現的時候,也喜歡探究他的個性到底像了誰。

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相處,一般都比較容易,因為個性、喜好上的類近,心也容易走得近,如果孩子與自己性情相近,當家長的,似乎也容易些。 但上帝好像喜歡和我們開玩笑一樣,往往給我們「錯配」了孩子:活潑外向的媽媽收穫安靜內斂的女兒;脾氣暴躁的父親面對多愁善感的兒子;不懂玩樂的媽媽遇上享樂主義的兒子。

來求助的父母共同點都是與「錯配」的孩子有相處困難。他們不能接納孩子的天性,不能理解孩子的做法,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調教自己的孩子。

那位外向活潑的媽媽向我「投訴」:「女兒做事磨蹭,畏手畏腳,在外不敢交朋友。 」她百思不得其解:「刷牙有什麼難的? 上英文課有什麼怕的? 認識其他小朋友,有什麼好害羞的呢?」為甚麼她女兒一點都不像她,卻像那位優柔寡斷,內向膽小,無所作為的父親呢?  說著說著,她已經間接告訴我,她的問題是不接納自己的配偶,是將對配偶的不滿嫁禍到他們的女兒身上。所以,問題不在她女兒,而是在他們的夫婦關係上。

那位脾氣暴躁的父親不得不前來「討教」,是因為他兒子只和媽媽好,不和他好,他深愛兒子,不希望兒子長得像女孩子一樣,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孩子越大 ,他越著急。 但辱駡、嚴令之下,孩子不但沒有變得堅強,反而出現更多退縮,圍著媽媽不肯離開。 明白之下才明白,原來這位父親,就是在棍棒和辱駡聲中長大的。 他以為自己的堅強來自於這樣的教育,而不曉得,那些造成他心靈傷痛的經歷,已經成為他的內隱記憶,影響著他與兒子的相處。

聲稱自己不會玩樂,不需要玩樂的母親對一門心思只有玩的兒子束手無策。 她說兒子對待學業馬虎大意,對待玩樂卻持久專注,如何讓兒子扭轉對學業的態度呢? 我對這位母親的報稱感到好奇,什麼人會不喜歡玩呢? 尋求快樂是每個人的天性,為何她堅稱自己是不需要娛樂的人呢? 原來她小時候也貪玩的,但卻受到母親的嚴苛管教,不許她「浪費」時間。 她的生活裡面漸漸沒有了玩伴,纏著和母親玩的時候,她的母親在遊戲中依然嚴肅認真,對她當仁不讓,於是她常常輸,也常常傷心,漸漸地,她就厭惡玩遊戲了 。 她的母親「成功」塑造出一個「不喜歡」玩耍的她,一個看起來堅強,專注學業的她,但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刻板、自卑、缺少快樂的她。 難怪她不懂跟天生快樂的兒子相處了。

原來上帝為我們「錯配」孩子,是別有用心。 祂想我們在與孩子相處的挫敗中,反思自己與配偶、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從而理順這些關係,化解這些心結。

家長對孩子的不接納,就是對自身的不接納,對孩子沒有信心,就是對自身的不自信。 籍著照顧「錯配」的孩子,父母感到困難,繼而察覺到自己的痛處,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開始自我探索之旅。 他們理清、理順自己的家庭關係,並從中獲得重生和成長。 孩子是天生的,沒有錯配的,讓我們善用這種成長的契機吧!

幼稚園面試:準備篇

撰文:資深升學專家趙榮德先生

家長帶孩子去面試,最驚心動魄的鏡頭為老師向孩子發出問題,而孩子竟然一言不發,呆若木雞的坐在那裡。家長事後問我為何會發生這種令人尷尬的場面,我的答案是四個字:「準備不夠!」

「真的嗎?幼稚園面試之嘛,何需準備?」

對這一位「新派」家長,我微笑給她仔細分析:「一般孩子第一次與陌生人見面,都有些焦慮緊張,如果家長沒有在家裡向孩子解釋去學校面試的原因,而只是說去學校玩耍或和姨姨聊天,他會覺得不安,因為那個所謂姨姨,擺明在問一些「私隱」問題,例如「他的名字、幾多歲、誰帶他來」、「坐甚麼車來」、「平日誰湊你返學、放學」,所以他會驚慌,甚至閉口不言!你說孩子不出聲是否正常不過!」

「明白」那麼,趙Sir,怎樣替孩子準備?」

為甚麼禮貌那麼重要,因為那表現到孩子有沒有家教

「我分兩次教妳,今次講『心理準備』,下一次講實戰準備。心理準備有四:

一.衣著大方

怎樣算是衣著大方?男仔著有領恤衫,女仔著裙便是。有領表示斯文,裙子是一般校長、老師接受的服裝。只要顏色不太搶眼,清潔兼筆挻便表示大方了。衣著影響老師的印象,要小心穿著!

二.有禮貌、有家教

為甚麼禮貌那麼重要,因為那表現到孩子有沒有家教。怎樣訓練孩子有禮貌?方法是 ( 一 )、家長自己先要有禮貌;( 二 ) 天天做,長年累月的見人叫「早晨!」離開叫「拜拜!」見面先叫「你好!」接到禮物說「多謝!」得人幫助說「唔該」;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你的孩子便是一個有禮貌的人。

三.有信心

訓練方法是,要孩子落手落腳做,如果孩子想和海洋公園吉祥物影相,便叫他主動出聲請求;要小巴在街口停站,鼓勵孩子大聲叫「唔該街口有落!」做慣了,孩子自然有信心。

四.有問必答

告訴孩子,老師提出的答案,必須回答,那是禮貌的表現,至於怎樣答,下次再談。

應該感恩別人肯「出口相助」

撰文:張傑醫生

這個年代,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可能是子女的數目下降,以及大家的生活質素改善,所以父母對子女的看管,不但時間多了,照顧的範圍也廣泛得多。在這種保護(可能是過度)下,往往會讓孩子很自我,並且漠視其他人的重要性。在父母的角度,自己一定有所偏心,面對自己孩子的寬容度較高。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自己會為孩子提出藉口解釋。這種人之常情的做法,卻有機會讓孩子變得放肆。所以,在左右做人難的境況下,若果有人肯「出口幫教」的話,父母都應該感激。其中以下是「重要人物」。

  1. 老師

老師是面對孩子最長時間的其中一個人。我們寧願老師在平日與孩子相處時,直接指出孩子的對和錯。這種直接的訊息可以好好讓孩子「入腦」。有時候,面對負面的批評,孩子當然會不開心,但是卻可以令孩子知道大家底線是甚麼。故此,父母應該感激老師嚴格的教導,最好不要隨便投訴老師的苦心。

  • 長輩

許多長輩對自己的子女可能是很嚴厲,但對於隔了一代的小孩子,一般都會變得很寬鬆,甚至比孩子的父母更甚。不過,長輩的地位和做人經驗其實比任何人還好。所以,他們「讚一句」比其他人的勸告更為有效。問題是,他們是否願意做壞人的角色。如果肯,父母應該感激他們的協助

2. 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一向是被人較為尊重。但同時,孩子卻對醫療的程序較反感。所以,在診症和治療時,孩子的反應往往是一個好的教導機會。如果醫護人員(包括醫生和護士)肯在孩子不合作的行為時作出指導,孩子必定會較為明白。雖然不一定馬上改正,但是在這人生學習過程中,必定有所幫助。

    • 路人甲

    有時一些沒有直接關係的旁人,在孩子行為不恰當時,若果能夠馬上指出,能夠達到當頭棒喝之效。對於在場的父母親,可能會有點尷尬,但是想真一點,這對孩子的行為是有好處的。

    在處於成長學習期的孩子,在適當時候是有好好的教導,尤其是行為上有偏差時。所以,若果父母不願意做「醜人」時,若有其他人肯出聲糾正,我們是應該感恩和感激。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有誰共鳴?一個孩子的心聲

    撰文: 家庭動力輔導心理學家莫黛琳


    筆者是在一個社交情緒小組裡認識 W 的。當時,W 只有 11 歳。在小組裡,雖然  W 會「跟風」做出一些不守秩序的行為,但他卻是小組裡最能夠明白別人行為背後情緒的小男孩。而且,他也能夠在別人面對情緒困擾時,主動提出幫助。小組完結後,他的媽媽要求我單獨面見 W。自從升上小四以後,W 的成績大為倒退,從初小的全班名列前茅,跌到小五時候的全班  20 多名,尤以英語科的成績跌幅最大。老師報告說,他開始與一些全級最頑皮的孩子為伍,經常和老師頂嘴。在家中,他也經常和父母頂嘴或者不理睬父母。筆者感到很納悶,為甚麼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會突然迷失了自己呢?

    在治療的過程中,筆者發現W的內心世界:

    1. 他內心很寂寞和空洞:第一次單獨面見W,他就表示很願意來見我,並在筆者面前哭訴他的委屈和孤單。他表示,父母只關心他的成績,不關心他的情勢,也不關心他的興趣愛好,也沒有花時間陪伴他。
    2. 他很重視人際關係:在往後的治療過程中,他也逐漸開始向筆者分享他在學校生活的點滴,例如不同科目的老師們的態度、脾氣,和學生的互動關係,怎樣影響他在不同科目的成績。因此,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良好的人際關係,別人對於他的理解和接納會成為他學習的動力。
    3. 他很喜歡動腦筋,不怕困難和失敗,喜歡研究挑戰智力和耐性的遊戲、玩具和創意寫作。在遊戲室玩桌上遊戲的時候,筆者愈是故意贏他,他就愈有興趣明白我的招數。然而,背誦式的教學方式使他失去讀書的熱誠。

    父母的關心 願意敞開心扉
    要改變老師和學校的課程是很困難的。而且,如果要在小六時轉校,也有很多實際考慮因素。因此,筆者和他的父母一起幫助 W,使他在家中得到他在學校裡得不到的關注、接納、理解和腦激盪,成為其中一個治療介入的可能性和重點。

    W 的父母不善於表達愛意和關心,但其實他們打從心底裡很關心 W。每一次的家長諮詢環節,父母都特意請假出席。當筆者引導他們回想伴隨 W 成長的點滴,他們很快就意識到和接納了 W 的心理需要,並承諾會花更多時間陪伴 W,嘗試了解和參與 W 的興趣愛好。過了一段時間後 ,他們便向筆者報告,指 W 在家中開心了很多,也開始願意向父母分享一些他在學校的情況。

    發掘長處 重拾真我
    另一方面,筆者在遊戲室裡,透過遊戲幫助 W 發掘他的長處, 明白自己希望成長和進步的意欲,從而建立他的自尊和自信,重拾真我,並為自己選擇一條當走的路。筆者相信,人的本性是希望自己能夠成長,向好的方面發展的。只要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深層渴望,他自然會走向光明之路。當遊戲治療結束時,W 告訴我,他的整體開心指數提高了很多,因為他明白了自己的長處和一些重要的價值觀。他的媽媽也告訴我,老師說他在學校裡已經從新認識了一些成績、操行比較好的朋友,對老師的態度也改善了。讀書方面,雖然興趣依然不大,但也穩定下來了。

    孩子成績出現倒退,背後的成因很多。作為父母,如果只着眼於成績分數,往往會錯過幫助孩子成長的契機,造成孩子的其他行為問題,影響親子、朋輩和師生關係。對於孩子而言,父母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關心他們,投其所好,明白他們的難處和肯定他們的長處,是孩子成長的基本需要。

    說到底,有一個知音,是人類的深層渴望。這個世界充滿著許多難以改變的現況,例如老師和課程。然而,深度的共鳴,總能夠令日子變得容易過一點,使我們的孩子心靈強壯些,不易迷失,減少行為偏差的可能性。至於成績,單是名次並不能定奪孩子將來成功與否。W 對於自己長處的肯定,不怕困難、樂於鑽研和進步的發現,可以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陪伴他度過未來人生的起起伏伏。

    把握節日感恩大笑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筆者平日喜歡親自下廚邀請親戚朋友到家中聚會,與親朋戚友相聚時,互相分享,開懷大笑,玩玩遊戲,甚至狂笑,不少研究已證明,笑能減壓,也能提升免疫力,令人少點病痛,還接近雙方關係。

    科學研究指出,恒常的家庭式聚會,不單能改善溝通,增強健康關係,長遠還能令子女日後遠離吸煙、酗酒和毒品,甚至可提升其學術表現,看來,多一齊食飯傾計好處頗多!

    若細心多一點,飯局後幫手洗碗,又或預備甜品給朋友,又或作義工,這些簡單動作,會令人窩心,又溫暖己心,施比受更為有福,難怪研究也顯示,這能降低高血壓之餘,又能保護心臟健康了。

    城市人承受不少壓力,大部份來自學業、工作、家庭等,不少都市人因此也有頭痛、胃痛、食肉不振、及肌肉痛等問題,但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研究顯示,原來常常感恩,常常欣賞,心存感激,適時讚美,可減輕這些由壓力引發的征狀,甚至抑鬱症,常感恩的人,不會花長時間與他人比較,故更能知足常樂。

    英國研究學者,以一批當地大學生為研究物件,發現多感恩的學生,會較少有抑鬱症及壓力等症狀,還會較多社交圈子的支援。另外,時常數算恩典的人,也會更樂觀和容易有滿足感。感恩如此好處多,何樂而不為?

    垃圾是誰的?孩子品德培育須透過家校合作才成功

    撰文:張偉菁校長

    眼前有這樣兩組鏡頭:

    鏡頭一:

    在熱鬧的街頭,正隨父母一起閒逛的小男孩,發現腳下有一個廢棄的汽水罐,他走過去撿起汽水罐,準備扔到不遠處的垃圾箱。不過,媽媽發現了後,要求孩子將手中的汽水罐扔掉,但孩子不從。接著,爸爸也走了過來,訓斥道:「笨蛋,怎可以撿起這麼髒的東西,你又不是清道夫!」小男孩卻說:「老師說過了,要愛護環境,不能亂丟垃圾!」媽媽說:「這又不是你扔的,管它呢!」小男孩看起來很困惑,卻又不得不把撿在手中的垃圾扔回地上。

    鏡頭二:

    在熙熙攘攘的火車站月台,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大約5、6歲的男孩。孩子在喝完果汁之後,隨手就把空盒丟在椅子底下。媽媽趕緊拾起空盒,交到兒子手裡,對兒子說:「乖孩子,把空盒丟到前面的垃圾箱裡去。」一會兒後,這對母子又親切地擁抱在一起,媽媽輕聲地對兒子說:「要愛護環境,不可亂丟垃圾啊!」

    鏡頭一裡的男孩是否很可憐呢?他一定被父母和老師不同的教育方法搞糊塗了。

    學校教育,除了教授孩子們課本知識之外,也著重德育的傳授。愛護環境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當學校和老師在全力培養孩子這種公德意識時,如果父母能夠與學校配合,鼓勵孩子跟從老師的教導,自己又作孩子的榜樣,孩子才能獲得正面的教育,而非在校學的是一套,實際生活又要面對另一套標準。

    家校合作 培養孩子品德

    學校對學生有很多要求,例如守時、守規、守秩序、服務、清潔衛生等等,都是德育訓練,希望孩子自小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對社會有責任和義務,而不單是獲取利益。試想想,假如鏡頭一的男孩在聽了父母的理論之後,即使以後在家裡發現垃圾,也會抱著「既然不是我扔的,我就沒有必要去撿」的心態,父母會有何感想呢?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覺愛護家裡的衛生環境,能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可是,又可曾想過:如果你從未教育過孩子要尊重清潔人員的勞動果實,又從未在孩子面前身體力行地愛護過社會大環境,孩子又怎會懂得去愛護家裡的小環境呢?

    有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學童在長輩或家傭幫忙時,甚少向他們說「謝謝」,更有部分孩子認為家傭的工作是要照顧自己,所以不需要對其特別有禮。而會向父母說「早安、晚安」或「大家吃飯」的學童均不多。

    為甚麼小朋友會不懂得禮貌呢?因為家長自身也不會向他人或家傭說「謝謝」,亦有家長經常或間中駁斥及責罵長輩,或打斷別人講話。除了乘搭交通工具會「霸位」外,也有家長會在公眾場所打尖或不排隊。父母師長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我們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父母必須時刻警惕個人行為,也應盡量即時指正子女的無禮態度,但緊記語氣及用字得當。每日也應抽時間指導子女反思個人錯誤,令他們對事件更為深刻。孩子的品德培育,須透過家校合作才可成功,家長在其中擔當了比師長更重要的角色。

    訓練孩子的「腦力」及「智力」 - 幼兒篇

    撰文: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梁嘉敏小姐

    DHA 只是供應孩子腦部發展的養分,要孩子變得聰明,大腦必須得到適當的鍛鍊。筆者今次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腦袋鍛鍊小遊戲,十分適合2歲至就讀小學的兒童呢!

    1. 迷宮或找不同等腦圖練習
    雖然迷宮和找不同等腦圖練習是我們小時候的玩意,但到了這個年代,它們依然是孩子的良師益友。腦圖練習除了迷宮、找不同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模式,總之凡是需要孩子觀察和專注地完成任務的圖像遊戲,均屬於腦圖練習。不知道大家是否認識Wally(中譯《威利在哪裡?》),它就是世上其中最受歡迎的腦圖遊戲。

    其實腦圖遊戲不一定需要購買,也不一定印在書本上,我們在家中也可輕易製作腦圖遊戲。例如家長可以在一堆雜物中放兩顆瑞士糖,那孩子一定會很用心地找出來呢!

    2. 收拾家中物件 並把物件分類
    其實日常生活上不同的環節,也是鍛鍊腦筋的大好機會,例如收拾和分類。把物件有條理地分類,不單能提升孩子的組織能力,更能發揮孩子的創意。有時孩子的分類方法可能跟我們成年人不同,不過也不無他們的道理,家長不妨問一下孩子為甚麼會這樣分類,你便會發現原來孩子的觀察力可能比你更強,他們會用他們觀察到的細節作分類,所以家長不應要孩子根據成年人眼中的分類方法,以免打擊他們自我解難的主動性。

    你可能會問,我家孩子不喜歡收拾物件,那該怎麼辦呢?在孩子還未養成收拾家中物品和分類的習慣時,一定要從遊戲開始,以提升孩子花氣力去完成「使命」的動機。例如可以舉辦「房間鬥整齊比賽」或「阿四日」,讓家庭成員互相幫大家執房等活動,以鼓勵孩子收拾和分類,也可以鍛鍊一下「腦力」!

    3. 考記憶遊戲
    坊間有很多記憶遊戲卡,例如把十數張牌反轉,輪流翻開兩張,如果翻開了相同的卡牌,便可以拿到自己手上。另外,坊間亦有些繪有不同物件的圖卡,家長可將它們打開排成一行,讓孩子看了然後反轉,再問孩子某一件物件在哪一張卡上。這些均是很好的記憶力遊戲,成年人或孩子更可以發揮更多創意,變換一下玩法以增加趣味性。

    除了記憶遊戲卡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記憶遊戲,例如我們可以叫孩子找出一些他們曾經見過你放在哪裡的物件,或者可以叫孩子自己收起一些物件,然後在一段長時間後找出來等等。

    總結而言,要訓練孩子的腦力和智力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花一點心思,發揮一下創意,很多生活中的細節也是讓孩子動腦筋的機會!

    教兒最重要是價值觀

    撰文: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近年親子悲劇的新聞屢見不鮮,根本原因在於親子關係、家庭成員血脈相連的親情和個人在家庭責任的角色上,出現嚴重偏差。結果令怨恨、推卸出現,更無力對抗負面意識,甚至想透過傷害他人而令自己得到解脫。

    孩子走上正路 依靠父母灌輸價值觀

    父母雖然心痛,但始終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重新與子女建立親愛情感,修補重視家人血脈相連關係的價值。人亦無選擇父母的機會,只有珍惜緣分。但是,父母可以把握現在,讓孩子知道你是世上最無私的,好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柔和溫暖。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不在孩子身旁,能夠幫助他判斷的、預防孩子行差踏錯、抵禦負面誘惑的,只有父母平日教導他的價值觀和親子關係。為人子女的,要明白不論家庭生活順逆,都是一種恩賜與鍛煉。人在鍛煉中會變得更精壯,是無比珍貴的成長元素。

    當我們看到其他家庭和別人人生的悲劇,警剔我們堅決不走他們同樣的路。同時,若父母了解到當自己離世時,就只有一生的智慧、文化和為子女建立了的品格留給子孫。此刻,家長們對子女有甚麼期望呢?筆者願:「只要當一個好人。」而故事教育就是帶給孩子重要的價值觀和交流、建立親子關係的好途徑。

    親情可貴 自小累積親密感

    父母必須努力從孩子小時候便累積親密感,以下的媽媽能把握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示範了建立親密感和同理心的重點:

    一天, 2 歲的寶寶突然舉起雙手,腳指蹺起,似乎非常渴望有成人的愛護。我們一般說這行為是「撒嬌」,可是爸爸說:「抱BB啊,好吧,先站好比爸爸看。」此刻,寶寶轉向媽媽身旁,再次舉起雙手,腳指蹺起,露出非常渴望呵護的神情,媽媽便立即把寶寶抱入懷,並說出感人和無私的說話讓爸爸知道:「啊,爸爸媽媽的愛是不需要小寶寶乞求的、愛是任何時候都有的,而且我們沒有太多日子能夠如此親密,就讓小寶寶感受我們的愛吧。」以上的故事讓大家細味為人父母之價值、角色和回應。

    另外,筆者有數個促進親子關係和故事教育的小貼士跟大家分享:

    1. 讓孩子從你的行為中了解你對事情的價值觀、觀點和回應方法

    2. 不要讓孩子害怕你叫他,或使他感到煩擾,包括每次只有考驗或完成你指派的任務

    3. 家長式訓示方法只適用於危及健康或生命的情況,否則只需要提出預告後果,讓孩子碰釘後,以平常反應回應孩子的憤怒和痛楚

    4. 當孩子主動告訴事情時,要多引發他說出觀點,提出假設代入另一個角色,分析情感和想法,以增加同理心

    5. 多製造共同學習機會和話題,讓你與孩子有相同感受及經驗

    6. 如孩子投入在故事中的回答有價值觀的偏差,如暴力、復仇等傾向,需要表明爸媽為此而感到傷心,然後要引導孩子想出合情理的解決方法或放下事情的好處

    總結而言,每人都有感情和心理滿足的需要,要讓孩子從感情與認知中平衡成長,父母必須修身方能齊家,父母本身要有判辨的能力,並懂得孩子整個人生的價值:是福樂與貢獻,孩子才能在你的身教和言教下,承傳及散播愛的使命。

    提升讀書學習能力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強還是弱,不是天生的,絕大部分是靠後天訓練。而邏輯推理能力是讀書方法裡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些家長使用教師專用的「教學參考書」,把老師準備的授課內容偷窺得一覽無疑。表面上,這樣好像可以幫孩子更容易把握老師的授課重點、準確瞭解課堂內容;實際上,卻讓孩子失去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的寶貴機會。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教育的目的是學習如何思考和如何溝通。而課堂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需要孩子跟隨老師的思路和講授,一步一步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們學習是個思考辯證的過程,包含主動提問,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其實只要爸爸媽媽找對了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可以輕鬆提升的。父母應教導孩子建立思考的系統,把資料放到大腦的時候先整理好,不是一團混亂的垃圾,讓資料變得有組織有條理有系統,再把資料記到大腦,將來順著資料的系統,就可以把資料順利的提取回憶出來了。

    可惜父母的關注點,如果只在考試成績上,考得好就高興,考不好就批評,而不是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那樣孩子考壞一百次,爸爸媽媽都只能束手無策乾著急。

    另外,學會了淵博的知識卻不能使用它,或不能利用知識去發現更多的知識,那這種學習有什麼價值?當考得不好的時候,父母們的心情很容易會變得緊張和煩躁,而這些負面情緒會令我們只注視當前的一刻,讓父母傾向使用一些立竿見影的獎罰方法(如誘哄、責駡等)。反而培養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做人處事態度,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而改變,是培養堅毅意志和抗逆力的重要因素。當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後,根本就不存在孩子是否輸還是贏在起跑線上這個問題。

    讓我們多從孩子的需要去瞭解他們的行為。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讓我們細聲地提醒自己:「停一停,想一 想。」想一想孩子在能力、自主和關係哪方面需要我們多一點關注。